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艺术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之中十分重要,强化并借助艺术,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影响。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我们有义务承担起艺术教育的责任。目前此方面的学术研究大多是探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音乐教学模式、社团发展等,研究中等职业学校音乐社团管理方面较少。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社团作为学生艺术平台,广泛被接受与应用开展音乐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而且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引领音乐审美,同时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综合审美素质高的职业人才,音乐教育是提高这两方面的素质水平的有效方式,该项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广阔前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学校音乐社团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综述的研究,结合对青岛市14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音乐社团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特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音乐社团为例,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音乐社团建设的管理模式与路径展望,以期贡献微薄之力。论文分析了学生音乐社团的概念内涵,提炼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音乐社团开展意义,对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音乐社团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设计了现场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本市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的音乐社团进行典型调查,其内容包括学生音乐社团的种类、发展规模、参与动机、活动开展、社团发展与管理等方面,在对问卷调查结果细致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本文有着重在社团的活动时间管理、成本估算、沟通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汲取了目前主要运行的四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从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目标和计划、实施和控制四个方面,集中归纳了能够完善社团的整体结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及发展创新方式的构想,提出了关于音乐社团宏观设计、管理模式,实践活动等更加专业、规范,有效的几点设想与建议。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学术特点与商榷和不足之处,旨在倡导中等职业学校在音乐社团的发展上不断前行,探寻其音乐社团茁壮成长的康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