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医院建筑也迎来了建设的蓬勃期,不管是新建还是改扩建,其质量与规模均达到很高的要求。国人对社会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就医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这些都成为了当今中国医疗建筑蓬勃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51]。与此同时,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时代需求使得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医疗建筑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因此,论文基于对护理单元设计和装配式技术这两方面的整合,探讨基于模块化的装配式护理单元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护理单元、装配式、模块化等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论文研究范围进行了一定的界定,最后叙述了论文研究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通过介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史,进一步了解我国有关装配式的标准、主要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蓬勃发展,医疗建筑的装配式建设也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三章介绍了在建筑设计领域,无论是医疗建筑还是非医疗建筑,对于模块化设计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但一般都是对功能区的模块化设计,缺乏对组成各功能区的具体空间尺寸的标准化模块研究。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的不断升级,医疗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1],如何快速、高质量的应对这些变化成为建筑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几年,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将这种施工方式运用到医疗建筑可帮其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基于模块化的医疗建筑设计[1],也是希望对我国装配式医疗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章通过对国内多家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单元现状调研与分析,收集了大量关于护理单元各功能空间的具体尺寸,然后以医院护理单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对使用者行为与需求的问卷调查为参考,分析护理单元各功能空间的尺寸是否合理,为后面的护理单元各功能的模块化提供设计上的参考。第五章以实际调研成果为参考,通过研究人体的基本尺度与行为空间需求,对医院护理单元各功能空间进行模块化标准设计,根据基本的医疗工艺流程再将各功能模块组合成标准化的平面。整个研究过程不仅提供了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而且通过对各功能空间标准平面推导过程的介绍,我们得到一套护理单元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后面的设计实践工作及预制装配奠定基础。第六章总结了预制装配式护理单元的结构系统、外墙板、内墙板、楼板及其它相关构件的设计,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设计与机械系统设计的要求与方法。为基于模块化的预制装配式护理单元提供了从设计到实际建造的技术依据。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最后对装配式医疗建筑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