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飞宇是当代文坛颇具潜力且成长迅速的青年作家,他的作品以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刻反思,对意义的追问与对艺术表达的诗性坚守,而在同辈作家中显现出独特的个性。出于对民间的关注和责任感,毕飞宇执着地注视着民间的底层民众,以悲悯的人文情怀与民间的叙事手法书写他们的生活面貌,展现出丰富复杂的民间文化,并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品格——“民间性”特征。本文从“民间性”出发,在对毕飞宇小说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小说中“民间性”的艺术呈现、原因和价值,力图为毕飞宇小说的研究开辟一个新视角,将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民间世界的真实书写与人文关怀”,从人物与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毕飞宇以悲悯情怀对民间底层边缘人物的生存处境与精神世界的关注,与对民间文化进行理性的人文关照,构成了其小说中“民间性”特征的基础。第二章“民间叙事策略的审美向度”,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文本中所呈现的叙事特征,无论是叙事视角、叙事模式还是叙事话语都体现着作家的民间叙事策略与审美表现。第三章“‘民间性’特征的形成及其价值”,一方面,从个体经验与文化的角度,揭示作家个人经历、地域文化与自身追求对民间性特征形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从人文与艺术的角度,阐释毕飞宇小说“民间性”特征的价值。本论试图以毕飞宇的小说文本为基础,运用相关的“民间”理论,集中对其小说中的“民间性”特征从学术层面做出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力求通过对作家小说中展现的民间审美空间的探讨,阐释其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追问及其文化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