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议程创建就是社会公众、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问题探讨,借助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影响政府对特定社会问题的体察和认定,并将其提上政府议程、纳入公共决策的过程。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是实现民主治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即便产生改变客观情境的意愿,也难以借助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渠道,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公众议程来影响最终的政策议程。因此,涉及到重大战略决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政策议程,其创建过程大多是以行政机关主导的内部输入为主。当今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多样化、阶级结构分层化、社会身份多重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急剧变革形势,党和政府肩负着沉重的社会治理任务。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政治民主化推动了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热情,公民主动表达利益诉求的深度和广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由此可见,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增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组织基础是推进有序政策参与的解决之策,提升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主体意识、建立弱势群体政策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之策。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转型、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等相关概念,并从现阶段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初步成效和我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现状,并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背景,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受阻原因,从而构成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增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组织基础、提升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主体意识、建立弱势群体政策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提出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