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作用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ngjia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随着细菌耐药性及持续感染问题的产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变得愈来愈棘手,加之衣原体的特殊生物学特性,临床治疗失败的例子越来越多。衣原体疫苗的研究尚未取得满意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开始转向衣原体噬菌体,我们前期的相关研究表明,作为第二个被发现的衣原体噬菌体,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的衣壳蛋白Vp1能抑制D、E型沙眼衣原体及临床株的生长,因此,我们推测Vp1蛋白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Vp1蛋白对鹦鹉热衣原体标准株豚鼠结膜炎衣原体(GPIC)、沙眼衣原体标准株D,E,F,G,H,I,K以及L2株的作用。[目的]探讨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GPIC)及D,E,F,G,H,I,K及L2这8型沙眼衣原体的作用,观察其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不同型沙眼衣原体的生长抑制情况。为临床上解决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方法]用不断优化的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内大量表达衣原体噬菌体Vp1蛋白,收集、鉴定及纯化。将纯化后的Vp1蛋白与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不同型的沙眼衣原体室温孵育3小时,接种至单层致密Hela细胞(或McCoy细胞)中,在衣原体的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p1蛋白,根据细胞生长曲线变化确定Vp1蛋白的最佳作用浓度,在衣原体的换液、离心、孵育过程中加入最佳作用浓度的Vp1蛋白,免疫荧光或碘染色计数包涵体。同时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检测Vp1蛋白对其它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结果]经体外重组表达的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浓度为51.2ug/ml,其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的抑制率约为80.2%,沙眼衣原体标准株D,E,F,G,H,I,K及L2生长的抑制率分别约为82.7%,78.0%,83.6%,76.9%,69.8%,75.7%,79.2%,86.7%,这一结果暗示Vp1蛋白对沙眼衣原体各株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Vp1蛋白对生殖道其它常见病原体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本实验室体外重组表达的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不同型的沙眼衣原体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其它病原体作用不明显。本实验首次探索了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不同型沙眼衣原体的作用。为临床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32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脑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生理盐水)18只、实验对照组36只(造模+生理盐水)及实验用药组36只(造模+丙种球蛋白)。参照Zea Longa法将大鼠制成右侧大脑半球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24h、72h、120h进行TTC染色计算脑梗塞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理形态学观察,用免疫
目的 探讨Die-punch骨块大小对BartoníekⅣ型后踝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合并Die-punch骨块的Bartoní(c)ekⅣ型后踝骨折32例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空间慢慢被现代化科技产品所包围,如打游戏、看电视、看动画片等。对此,地方本土文化慢慢地退出了孩子们的生活和视野。有些家长也认为本土文化古老无用,因此,传统文化将逐渐出现断层现象。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具有积极的研究价值。 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对本土文化萌发兴趣,进而了解本土文化、接纳本土文化,弘扬和传承本土文化,从而帮助幼儿从小树立
目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也是医疗中的难题。目前认为游泳运动(水温35℃)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发生,而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区域及规律,初步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1.1-2006.12.31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并且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