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民工大规模的从乡村流向城市,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所独有的社会景观。关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学术上也可谓是百花争鸣。但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城市或者乡村的一端空间来探讨,缺乏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研究视角。农民工作为两种空间的切身体验者,在他们的这种不断流动中,也成为了两种空间不断交融在一起的作用力量,同时也成为了现代性这种城市独具的力量不断在乡村空间进行生长与扩展的有效媒介。另外从农民工个体的角度来说,在从乡村到城市以及从城市回归到乡村的空间变化中,它表现的不仅仅是跨越的那一瞬间的动作,也不仅仅是一种位置上的变化,而是在心理上与认知上的适应困境,过去的空间体验直接影响到对现在以及将来的感知力与满意度并且改变着个体的行动以及期望目标,所以当农民工回归到原来的乡村时也必将呈现出一种体现了城市空间体验的新的个人身份认同。
本文通过考察一个北方农村的返乡农民工的这种实践,来思考如今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在这种现代性的不断扩展中,乡村空间的传统意涵又会与之发生怎样的碰撞,而其中返乡农民工又会怎样调适某种情绪?通过对乡村空间中“家”这一“归宿”的研究笔者希望找到答案。而笔者主要采用访谈法来获取最直接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