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法实施保肛式直肠癌根治手术(Dixon)的回顾性临床对比研究,进一步明确两种术式行保肛式直肠癌根治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而为各种情况下行保肛式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一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58例行腹腔镜手术与46例行传统开腹法实施保肛式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将两种术式的术中操作,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势及不足,为今后不同患者行不同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腔镜组和开放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48.19±43.58min、179.24±36.48min,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手术时间:腔镜式组>开放式组。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术中平均失血量为:78.79±64.70ml、139.13±57.65ml,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平均术中失血量:腔镜式组<开放式组。腔镜组和开放组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次为:0.81±1.18次、2.85±4.00次,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腔镜式组<开放式组。腔镜组、开放组平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36±1.42d、5.02±1.29d,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平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腔镜式组<开放式组。腔镜组、开放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23±6.76d、18.93±9.18d,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腔镜式组<开放式组。两组患者中,腔镜组发生腹腔感染8例,发生率为13.8%(8/58);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5.2%(3/58);肺部感染3例,发生率为5.2%(3/58);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为5.2%(3/58);吻合口出血3例,发生率为5.2%(3/58);排尿功能障碍2例,发生率为3.4%(2/58);深静脉血栓0例,发生率为0%(0/58)。开放组发生腹腔感染12例,发生率为26.1%(12/46);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为10.9%(5/46);肺部感染4例,发生率为8.7%(4/46);泌尿系统感染1例,发生率为2.2%(1/46);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8.7%(4/46);吻合口出血3例,发生率为6.5%(3/46);肠梗阻1例,发生率为2.2%(1/46);排尿功能障碍2例,发生率为4.3%(2/46);深静脉血栓0例,发生率为0%(0/46)。对上述的术后并发症分别行单项的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结果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患者52例患者对术后情况表示满意,6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开放组患者39例患者对术后情况表示满意,7例患者表示不满意,X2值为0.557,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在总的并发症发生人次上,腔镜组总计出现并发症人次为11人,开放组为19人,行卡方检验,X2值为6.237,P值为0.013,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腔镜式组<开放式组。腔镜组、开放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52±4.67个、12.74±3.71个。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后局部复发例数为4例,开放组术后局部复发例数为3例,X2值为0.006,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开放组术后患者肛门功能:7.24±3.74分、8.62±3.79分,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式,相较于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疼痛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点,短期疗效较开腹手术好,而在手术的根治性与安全性上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的费用较开腹手术要高。综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作为能保肛的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当然在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还需结合患者个体病情和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和评估,为患者提供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