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的研究饶阳凹陷中南部地区的砂体叠置关系、展布规律及储层控制因素,本文结合沉积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综合测井、地化、地震等资料对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进行沉积微相及有利砂体预测研究。   留楚油田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楚构造带善旺断鼻,是复杂断块油藏,本文将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薄片鉴定、小层对比与划分、单砂体沉积微相描述,结合测井相与地震相的分析,进而总结出研究区内主要相标志。认为研究区东二段、东三段是以曲流河沉积,可以识别出堤岸亚相、河漫亚相、河道亚相、废弃河道亚相四个亚相,以及河床滞留沉积微相、边滩微相、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河漫湖泊微相、河漫沼泽微相、河漫滩微相七个沉积微相,并建立了研究区内曲流河相模式;留楚油田东营组沉积时期河道摆动频繁,多处有支流汇入,主河道交汇处发育连片厚层砂体。东三段时期砂体较为发育,含油性较好,主河道发育在楚28、楚29、楚39、楚40井区;东二段时期,主河道范围变小,次级河道较为发育,主要砂体发育在楚28、楚29井区。   通过对砂体的含油性分析,阐明了河道主流线处发育的河床滞留沉积和泥质充填以及主河道旁的废弃河道充填,对油气运移起一定的遮挡作用,使一些看似连片的砂体实际上处于不同的油水系统,进而造成了构造低部位含油而构造高部位含水这样的油水矛盾现象,这一成果为留楚油田制订合理的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为同类油藏的研究与开采提供借鉴。   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集空间主要以长石颗粒或者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产生的次生孔隙为主,兼有少量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从储集物性上东二段储层比东三段较好些。结合沉积微相、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特征,对本区进行综合评价,将储层分为三类。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大型河道的边滩主体部位,在研究区分布范围较小;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大型边滩的边部及小型边滩中,研究区分布较为广泛;Ⅲ类储层主要发育在天然堤及决口扇中,研究区分布较为广泛。
其他文献
淮南是一个开采历史达百年的煤炭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生产基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淮南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进也引发了一系列天然岩、水、土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如煤矸石的大量堆存、塌陷区的形成等。淮南矿区利用煤矸石填充塌陷地已有几十年历史,传统的复垦工艺不考虑土壤重构因素,使复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物理结构以及土壤环境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煤矸石充填塌陷区所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将轻质泡沫水泥浆液作为一种注浆材料用于注浆充填工程目前尚属空白。文章通过选择合适的发泡剂和稳泡剂,探寻合理的实验方法配置出稳定、低廉、轻质、可用于充填的轻质泡沫
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作为21世纪的三大前沿高科技,正在快速地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变人类生活。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纳米尺度单元的精确制造并应用于纳机电系统结构中成为现实。目前,纳机电系统已经渗透到科技发展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宏观到微观,从医药技术到生命科学,从制造业到信息通讯等等。纳米薄板作为纳机电系统中的基本结构之一,也是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基础力学模型,掌控其力学属性是纳机电系统的设计、优化和封
生活在阳光下,生命肌体才能健康成长:生活在阳光下,社会肌体才能协调运转;没有阳光,生命肌体就会霉变;没有阳光,社会肌体就会腐败。阳光可以消除一切腐败的滋长。腐败正是在
馈能型半主动悬架能耗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既可提升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又可将部分车身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传统悬架基础上并联单个直线电机,构建馈能
当前重型车辆普遍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其助力特性不可变,无法兼顾车辆的低速轻便性和高速操稳性。此外,HPS的转向泵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始终高速运转,产生了大量的溢流损
本论文主要是以东营凹陷胜坨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陆相层序地层学、断陷湖盆沉积学等理论为基础,利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行沉积体系的研究。根据三维地震资
随着车辆的普及,最近几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不断攀升,如何降低交通事故成为了汽车行业领域的一大话题。因此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主动避撞系统成为了汽车
学位
巴楚隆起中段地区油气圈闭的形成大多与断裂密切相关。断裂识别及其演化研究是落实圈闭和评价圈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及内容。目前对巴楚中段地区古生代张性正断裂的研究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