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誉的可信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授权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且利用率低,可被再分配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认知无线电技术动态地感知空闲频谱,并机会式地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可用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其中,协作频谱感知技术通过多用户相互协作,改善了单用户频谱感知性能,具有更可靠的感知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多用户协作的特点又使其易于受到频谱感知数据篡改(Spectrum Sensing Data Falsification Attack,SSDF)攻击的威胁,整个协作频谱感知的效能将受到严重影响。论文在对协作频谱感知技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声誉机制,研究能有效防御SSDF攻击威胁的可信协作频谱感知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对协作频谱感知技术和数据融合算法进行深入分析,特别针对协作频谱感知面临的SSDF安全威胁进行讨论,详细描述了恶意用户的攻击行为和攻击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对比了基于声誉的防御SSDF攻击的协作算法。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声誉的可信双门限硬判决融合算法RHDF(Reputation-based Hard Decision Fusion Algorithm),引入优先取半的双门限判决,且只有可信认知用户参与融合判决,提高了效率和性能,并有效规避了恶意用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硬判决融合算法相比,RHDF算法能更有效地防御SSDF攻击,保证更好的协作频谱感知性能。最后,基于分层分簇的思想,提出一种多跳式协作感知网络模型,并使用Matlab GUI设计一种用于多跳式网络环境下基于声誉的可信协作频谱感知仿真平台RecssSim(Reputation-bas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Simulator)。该仿真平台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在面对三种模式(always-free、always-false、always-busy)的SSDF攻击时,能有效仿真声誉机制对于常见协作频谱感知算法的安全性增强效果。
其他文献
激光雷达三维扫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快速精确的三维测量技术,能得到结构简单、测绘精确的三维点云数据。依据所获得的海量点云数据对目标模型进行三维模型重构是三维智能信息
G.723.1是下一代网络的媒体网关中使用的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之一。国际电信联盟(ITU-T)于1996年推出的该语音编码标准可以将64kbps话音PCM信号压缩到5.3/6.3kbps,并且保持较好
随着微电子和微电机系统、无线通信、信号处理这三个技术领域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这就是基于大量微型无线传感器构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Internet中,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的数据传输服务常常要穿越多个自治域。而在“尽力而为”的情况下,许多网络应用难以部署和扩展。覆盖网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覆盖网
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采取诱导性机制促使用户改变电力消费模式,是智能电网的主要应用之一,但目前只能依靠手动完成,没有统一自动实现的设备。本文通过设计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接口,即需求响应应用进程间通信的实体,实现需求响应的自动化。首先,本文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电网公司出台的管理办法,在调查市场及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价格型和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业务需求,提取出8个用例,通
GSM-R作为铁路专用的通信技术,正在世界铁路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推动着各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发展GSM-R已经成为中国铁路的技术政策。初期分别在高原、重载运输线和繁
人脸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作为自动人脸识别、视频会议、基于内容的压缩与检索等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人脸跟踪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