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的建筑消解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城市收缩”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有关领域归纳、预测急速城市化进程中以经济为中心宏观自恋的粗放操作方式招致的城市结构、文化结构、生活方式全面崩溃。而当今设计者往往偏好构图、审美、意义象征,导致建筑常常脱离城市结构和城市生活,一种从物质环境向社会结构和使用问题的方向转变对城市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本文无意对整个城市进行操作,也无法操作,而是以“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语言学分析原则对建筑进行实验,探索建筑如何借助形式作为城市成分在城市中起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想当然的刺激、激活、挽救,而是将建筑真正嵌入到城市的结构当中。城市的文化取决于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理解与信念,在语言学上表现为交流性。首先需借助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人类活动的任何一方面都有用作语言学系统中记号或者成为记号的可能性,在这层意义上建筑有关活动可被归入语言学研究范畴。借此本文思辨、平行探讨语言转向的艺术文本、文学文本、建筑文本,发现一种中性的微观工作方法——消解。语言学最有价值的就是对语言潜能的实验,也就是对意义与“形式”的实验,消解就是对建筑“形式”的功能实验。然后结合欧洲和国内的多地区城市、建筑调研,深入阐述“消解”。针对功能、意义、形象和主体提出由实用向美学功能转向;由营造意义向“空无”意指的退却;由鲜明个性向无个性建筑转型;由统治视角向主体移心定位的消隐等四项消解的方法论。以此为基,结合作者的项目实践,阐述营造“空”的场所;构建建筑文本的秩序;还原建筑文本的琐碎特质;建造多系列等价并置的建筑文本;纯粹语言性的建构实验等五项建筑消解的实验。过去我们将语言视为创作工具或者设计装饰,那么现在把他看作符号或者真实。自始至终本文都是从城市现实出发,谈论一个美学问题,这不同于审美,而是人如何凭借建筑文本作为一个记号以他的结构性的活动加入语言学意义上的城市发挥作用的美学性问题。探索建筑“形式”如何纳入人的活动、事件的途径,建筑何以正确的姿态嵌入到城市的社会文化、生活事件当中,拒绝孤零零的建筑单体形态论述,真正建立建筑与人的交流性,持续说明使用者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本文运用的是语言学的功能性方法,而非与言语对应的建筑语汇的样式研究。
其他文献
公共厕所外部环境的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的素质、整体受教育程度,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公厕外部环
重大节事对于城市形态之影响力日益明显,不仅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城市形象等方面的影响,更与节事设施的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密切相关。本论文以重
医院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医院建筑伴随着医疗技术设备和医学模式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其功能格局和内容朝着大型化、一体化、数字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进而促进了城市设计市场的兴旺。同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城市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
学位
营建是建筑的生成过程,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营建及其组织制度、背景,是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对于建筑史而言,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达到唐宋高潮的前夕,是继
座龙寨位于广西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南端,是一个保持较多原生文化、空间结构较完整的典型侗族村寨。在特定的地理因素、侗民族传统的村落选址观念、不同民族的历史文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活动的主要聚居地,城市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使生态安全问
当代城市发展的突出特征,本质上鼓吹多元文化的合作用力;现象上标榜视觉形象的特异化。前者表明推动城市发展的异质因素不断增多,作用方式日趋复杂,但最终可内化为人、自然与城市
我国正处在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不断变动的时期,2011年6月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不断协调与整合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人口、资源等方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