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它是西医的诊断,中医没有此病名,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内。中医的推拿手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祖国医学认为推拿治疗的主要作用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和滑利关节。此外,它还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达到保健作用。我院按摩科林应强教授有着三十多年的骨伤科临床经验,他根据颈椎病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林氏定位手法。该手法应用于临床近二十余年,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量化标准及其可操作性,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基于此,设计了本项研究。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方法对立体定位斜扳法的临床研究以了解其临床疗效;并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比较来分析立体定位斜扳法对不同节段突出的患者其功能改善间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以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作为观察病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立体定位斜扳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每次治疗前用CODI对所有对象做一次评定,并观察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一疗程结束后再做一次CODI评定,疗程内痊愈的不再继续治疗,但会获得随访。最后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的CODI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的CODI指数及其优良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各节段小组治疗前的CODI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3.分别使用不同手法治疗一个疗程后,再检测CODI结果显示:各节段治疗前后、同节段两小组治疗后CODI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节段治疗组间治疗后CODI比较:L4/5与L5/S1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4/5、L5/S1治疗组与L3/4治疗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两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障碍均有降低,但是立体定位斜扳法的功能改善明显比常规推拿方法更明显;2.两组中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后,CODI功能障碍指数亦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而L3/4、L4/5、L5/S1治疗组患者CODI改善优于同节段的对照组患者,表明林氏立体定位斜扳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不同节段类型功能改善均优于传统斜扳法;而且通过进一步研究表明此手法对L4/5、L5/S1两个节段患者的CODI改善要好于L3/4节段患者;3.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林氏立体定位斜扳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过程中,具有简单快捷,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适宜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