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楞严经》是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影响的佛教经典,从宋代以来一直盛行于禅、教之间,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由于佛经在由印度传到中国汉地的过程中,经中国人自己伪托而作的佛典不断产生,《楞严经》自从在唐代被译出之后,就被一部分佛教学者怀疑是“伪经”,其原因是因为该经经文内容与佛教显教的各经论多有分歧冲突之处,一直到近现代,疑伪之论始终有增无减。此经究竟为真还是伪,目前学界尚不能论定。因此,本文试就围绕《楞严经》所阐发的真伪诸论点进行一番汇总与梳理,以期从中能够发现一些线索,起到抛砖引玉之功。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楞严经》概述。这一部分大体陈述一下《楞严经》在中国佛教的大概情况。即普通流通的《楞严经》是以什么面貌出现于世,此经译者的一般署名情况,全经的结构,主要佛学思想,问世以来各家的注疏阐释情形,在中国佛教史的地位如何,以及疑伪论的产生因由。冀使读者能够对《楞严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部分:《楞严经》翻译前的佛教背景、流传过程及真伪之辨。有关该经的传入者、翻译者、翻译之时间、地点及体系、义理等多方面的质疑是《楞严经》真伪经之争论的焦点,涉及问题较多,在这一部分从《楞严经》传入中国前的佛教背景分析入手,通过对携经入华的梵僧般刺密帝、译者怀迪、笔受者房融的具体分析,该经译出不久在中日两国流传情况的详细介绍,近代以来国内外各界对《楞严经》表述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梁启超、吕潋、罗香林、伺格恩、望月信亨等几人观点的逐一介绍这几个主要方面,全方位展示《楞严经》真伪之论争的始末。试图由此得出《楞严经》真伪一案是否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结论。第三部分:《楞严经》佛学思想略析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这一章简略陈述《楞严经》的主要佛学思想及其在中国佛教的独特之处,重点分析其对中国佛教发展进程的影响。该经的佛学思想既是真伪论争的焦点,同是也是其对中国佛教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亮点和独到之处。第四部分:结语。这一部分对佛经真伪问题作深一层的思索。《楞严经》传入中国已一千多年,经过佛教众多佛经目录学家和学者的研究、鉴别,仍然将其收录在佛教最具权威的《大藏经》中。《楞严经》是一部有争议,对中国佛教有广泛影响的大乘佛教经典,其内容不仅对中国佛教的研究,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极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