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靳三针疗法中的膝三针配合艾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以利于推广应用。研究方法收集年龄在60岁(含60岁)以上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膝三针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选用膝三针治疗。治疗组的主穴为膝三针,由血海、梁丘及内外膝眼穴组成;配穴根据辩证选穴。行痹选风池和膈俞穴;痛痹选肾俞与关元穴;着痹选阴陵泉及足三里穴;热痹选大椎同风池穴。治疗组主穴的针刺操作方法为屈膝取穴,如果取仰卧位针刺,需在患者膝下垫上一个高枕,使患者双膝呈自然屈曲状。各穴位行常规消毒后,内外膝眼穴以1.5寸针向内侧刺入,可刺1-1.2寸深,禁止刺入关节腔;血海、梁丘穴以1.5寸针,直刺1.2寸深左右,得气为度。配穴用常规针刺方法。针刺后,用点燃的清艾条在有关穴位上轮流悬灸,并根据证型施行艾灸及针刺提插补泻手法。留针45分钟。对照组的针刺取穴及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留针45分钟,并根据证型施行针刺提插补泻手法。各组每周治疗3次,9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指标为简式MPQ疼痛问卷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计分标准(Lequesne MG)、加拿大WOMAC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及肢体功能评定指数(WOMAC Index Of Osteoarthritis)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各组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治疗前计分一治疗后计分)/治疗前计分×100%。两组基线比较1治疗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5.45±2.91岁,平均病程6.25±0.49年。其中行痹5人,痛痹10人,着痹14人,热痹1人。对照组31例,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8.31±3.99岁,平均病程6.86±0.61年。其中行痹4人,痛痹13人,着痹12人,热痹2人。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证型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可以进行同步研究。研究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基本痊愈者4例,显效者11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基本痊愈者2例,显效者9例,有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总有效率77.42%。经X~2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1<P<0.05),说明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比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更显著。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膝关节僵硬时间长短及屈曲程度、无疼痛步行距离长短、上下楼梯难易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佳,主要体现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及缩短膝关节僵硬时间方面。由此可见,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在镇痛及温通气血方面均比单纯针刺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