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政府提升履职能力、推动管理创新、优化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路径,创造了新的空间。然而,不断频发的信息安全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电子政务平台上运载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干扰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重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因此,研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思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信息保障等相关概念的界定,运用政府再造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等基本理论。接着,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电子政务管理忽视人为因素、信息安全保障缺乏行业标准、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安全管理权责不统一等原因。再次,在全面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引入江苏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实践情况,从管理保障、技术保障、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成效验证。最后,根据实践分析的结构,提出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本文从管理、技术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议,为省、市一级基层政府行政机构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在创新电子政务管理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