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领域的腐败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我国学者对教育腐败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研究的内容停留在对教育腐败的概念界定、表现形式、类型划分、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等方面和介绍国外教育腐败的经验教训,缺乏对我国教育腐败实证的分析。为了清晰把握我国教育腐败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作者对《检察日报》2000年--2012年报道的教育腐败案件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起教育领域腐败案例的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之所以选取《检察日报》,是由于其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报,其发布的教育腐败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腐败领域的动态情况和热点问题,其数据信息来源权威而可靠。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腐败现象呈现日益严重的态势,并且与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中,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相比,高校腐败现象比较突出。经分析,教育腐败的主体主要是掌握决策权的负责人,并且腐败有较强隐蔽性,案件的查处主要靠举报。教育腐败的主要领域,基础建设领域最为严重,政府采购领域弊案频发,财务管理易生贪腐,招生教学腐败最为常见,组织人事和学术腐败也不容忽视。数据还显示,教育腐败案件的涉案数额普遍巨大,法律处罚力度也较大,但是腐败案件仍然层出不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回顾我国教育腐败治理的实践和政策变迁,总结出教育腐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体系的设计存在瑕疵,治理体制协调性不高,制度变迁存在惰性,行政伦理存在缺陷,并分析了腐败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这些问题,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防治教育腐败提出建议,宏观方面包括完善保障机制,健全监督机制,规范行政程序,培养行政伦理,转变思想观念;微观方面,对基础设施、政府采购、财务监管、招生考试、人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但是也要看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提高制度的有效性才能切实利用制度防治教育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