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峰与许兰雪轩爱情汉诗比较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朝自建国以来以朱子性理学为建国理念,男权开始统治整个社会,女性就此臣服于男权的统治,成为被统治、被规定、被掩盖的群体,成为男权统治的牺牲品。儒家的封建礼教给女性规定了种种清规戒律,套上了重重枷锁,把女性打入了痛苦的深渊。在长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根深蒂固的男权统治下,女性只是承担着相夫教子、生儿育女的义务。在封建礼数的重重包围下朝鲜朝女性的行为完全限制在家庭的狭小范围内,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参与社会的权利,同时也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朝鲜朝中期是社会、经济、政治发生巨变且混乱的时期,男性仍然主导着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女性则在三从之德和七恶之去的束缚中被强制要求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习得知识进入社会是天方夜谭。这时期的文坛以男性为中心,即使有女性文人其力量也很渺小。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坛出现了两位女性诗人,在男性为主的文坛中开辟了女性的立足之地,写出了如鲜花般芬芳的诗文,替处在痛苦深渊的女性喊出内心的声音,她们就是李玉峰和许兰雪轩。李玉峰和许兰雪轩出身于士族,因出生在家风相对自由的家族而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进行诗文创作,而且对于诗文创作极有天赋。当时的朝鲜朝社会实行着严格的妻妾制度,所以李玉峰不得不嫁赵瑗为妾而许兰雪轩则嫁金诚立为妻。虽然李玉峰和许兰雪轩的出生、成长环境相似,但是她们的性格和实际人生经历不同,所以即使两位诗人都是渴望爱情的女子,并且她们的汉诗作品中以爱情主题的作品不在少数,但在汉诗中所表现出爱情的方式和态度存在着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本论文运用考证学、比较研究和女权主义等方法论,对李玉峰与许兰雪轩的生平和她们所创作的爱情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着重探讨了李玉峰汉诗中所表现出的离别的悲伤与思念、对郎君的爱慕与抱怨,以及许兰雪轩汉诗中所表现出的爱情的枯燥与孤独、对郎君的思慕与怨恨等情感世界,从而深入阐释了两位女性诗人爱情诗歌作品的异同点。即两位女性诗人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郎君的爱与思念中都表现出相同的生活观和爱情观,而在对自我与社会的认知、对孤独与情恨的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的处世态度。李玉峰与许兰雪轩爱情汉诗比较研究,是通过两位女性诗人及其她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在中世纪封建妻妾制度和嫡庶之别的黑暗时代受苦受难的无数女性的悲惨命运,进一步反映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饱受压迫的女性内心深处的伤痛与怨恨,从而揭露和批判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制度和其弊病。在这些层面上该研究不仅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而且在朝鲜古典文学史上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We will highlight the values Umicore's unique Process Excellence Model is based upon and how these do correlate with the overall culture of Umicore. Besides
期刊
法国宇航公司自成立以来总共参与了40多项科学或应用卫星计划,并且都获得了成功。其中属于一国的卫星计划有:1.先驱者 A—1;2.科学卫星FR1,D1A,C和D(和谐测地卫星、五冠测地
很多上班族以为多运动、少吃油腻食品、戒烟戒酒就可躲过心脏病的魔爪。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因为还有些日常忽视的生活细节也有可能成为“伤心”杀手去伤害你的心脏。
心理科研人员近来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男人.当他的身边有很多异性的时候.女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有魅力”:但当他的身边没有其他女人时.女人给他的魅力评价将大大降低。为
研究了用石墨化碳黑球固相萃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Au的方法。含Au样品用微波消化,消化后样品溶液中的Au(Ⅲ)用载有TBP(磷酸三丁酯)的石墨化碳黑球固相萃取富集,用亚硫
以聚苯乙烯树脂微球为原料,经硝化、还原、接枝等反应,合成了含有硫脲功能基的新型螯合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P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新树脂在含有Pd^2+、cu^2+、Zn^2
随着新版《三国》的热播,在剧中扮演“曹操”的陈建斌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剧中的曹操性格多面、才情卓著,陈建斌以其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造塑了一个张扬而性格感强烈的历史
现代社会,随着网络在办公、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普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职场人士、尤其是年轻职场人士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熬夜加班、睡眠不足也就成为了e时代流行于职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海长矛远程反潜导弹系统及其主要分系统的技术方案、技术状态及性能指标,并表达了发展这种新型反潜武器的优越性。
概括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积极的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