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香酥梨(Red fragrant pear)具有香甜多汁、耐贮性强、易结果等优良性状,得到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发展前景很好的新梨品种。且不同贮藏期对红香酥梨果实品质变化有重要影响,维持果实品质是目前贮藏保鲜和销售环节最关键的问题。因此,研究红香酥梨贮藏过程中各项果实品质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香酥梨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贮藏期红香酥梨香气成分及果实品质变化,以期为红香酥梨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O-MS)联用分析红香酥梨香气成分的方法,并系统的优化了红香酥梨香气成分的萃取条件,选定色谱柱为HP-5MS,50/30μm(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样品用量2.9 g、萃取时间46 min、萃取温度64℃、平衡时间30min、解吸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共检测到127种化合物,确定结构76种,占总峰面积的97.36%,同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红香酥梨中特征香气成分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酯类和醛类是红香酥梨的主要香气成分。(2)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红香酥梨中6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选定 CAPECELL PAK MG S5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甲醇,其体积比为96:4,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L-苹果酸、D-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在20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6种有机酸线性范围在0.0052.5mg/mL之间,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99,回收率在96%105.42%之间,精密度检测RSD值为0.32%2.64%,稳定性检测RSD值为0.92%4.33%,重复性检测RSD值为0.66%3.07%。建立了荧光分析法测定红香酥梨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在激发波长340nm,发射波长440 nm的条件下,荧光强度达到最大,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86。并与2,6二氯靛酚滴定法结果进行了比较。(3)对贮藏0、45、90、120、150、180、210天下红香酥梨香气成分和果实品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红香酥梨中总有机酸含量、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在贮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失水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和乙烯释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呼吸强度在180天时达到最高,香气成分中醛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高,醇类化合物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酯类化合物先上升后下降,且乙酸己酯的变化最明显,ɑ-法尼烯是最重要的萜烯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