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整理总结既往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穴位埋线及单纯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的变化;并评价穴位埋线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程度、疼痛或不适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进而评价穴位埋线的安全性和穴位埋线的接受程度,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穴位埋线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依据前期的文献分析,采用辨证选穴为主,取中脘、天枢、关元、水道、带脉,配以辨证选穴及阿是穴,2周治疗1次;单纯针刺组选取大横、水分、支沟、曲池、内庭、丰隆、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进行常规针刺,1周治疗3次,均治疗1疗程(6周),随访1个月,分别在第2、4、6周,治疗后1月时测量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等指标,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比较的方法,观察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等指标的变化以验证临床疗效。同时,询问穴位埋线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及接受性,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变化及安全性。[结果]1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第2周、第4周、第6周、随访1个月分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各时点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为:穴位埋线组1疗程(6周)后总有效率为76.7%,随访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3.3%;单纯针刺组1疗程后总有效率为63.3%,随访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56.7%。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在1疗程(6周)及随访1个月时均有较好的效果,经统计学比较,1疗程(6周)后穴位埋线组与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单纯针刺组。两组疗效具体分析如下:(一)组内比较:两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在治疗第2周、4周、6周、随访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组间比较:两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在治疗第2周、4周、6周、随访1个月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安全性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疼痛程度为无痛或轻度疼痛,以轻度疼痛居多,疼痛多在2天之内消失。不良反应:在埋线治疗过程中和随访期间均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偶有出现瘀青、硬结等现象。接受性:0分为不能接受、1分为可以接受、2分为易于接受。其中2分占40%;1.5分占33.33%;1分占26.67%,结果显示患者易于接受穴位埋线。[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明确,能够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等相关指标,可减少患者体内脂肪堆积,减轻肥胖程度;埋线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适或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埋线时疼痛较轻,疼痛时间较短,患者易于接受;穴位埋线疗法不仅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效,同时对部分患者的便秘、月经失调、痛经、腹胀等有一定改善;相对于针刺疗法,穴位埋线治疗频次低,作用时间长,材料耗费少,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