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标准稳步提高。然而,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成为阻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最近十年,“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科学和理性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内容和功能,并积极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技术和规律,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东兴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设立,为东兴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东兴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成就斐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以及新农村的创新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但是,当地农民的人均净收入在全省仍然排在在后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农业整体竞争力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以及农民就业问题突出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本文以内江市东兴区的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东兴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了东兴区的新农村建设的解决方案。该研究试图为东兴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内容,除了第一部分引言之外,分别从理论、现状、问题、对策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具体来说,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根据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背景,对东兴区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客观描述,分析了其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东兴区的有利条件。然后分析东兴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新农村建设普及推广不够;农业产业支撑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农民从业艰难;乡风需要教育引导;社会保障配套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提出对策,即加快整体改造进度,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和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