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法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光合细菌(PSB)法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考察光合细菌微氧膜法工艺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 废水的效果,优化可溶化段和光合细菌段的工艺参数;(2)研究可溶化段和光合 细菌段污染物降解及迁移规律,探讨其中的微生物作用机制:(3)从理论上进一 步完善光合细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可酸化性作为废水最大可产酸程度的 指标,酸化度作为酸化反应器实际达到的酸化程度的指标,使用可酸化性和酸化 度可以很好地对废水的酸化特性和实际酸化效果加以评判。(2)糖蜜酒精废液采 用微氧膜法可溶化工艺时,由于反应器内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可使得HRT缩短 到好氧悬浮可溶化工艺的1/3以下;几个工况的比较中,当溶解氧保持O.1mg/L, 容积负荷在51.4kgCOD/m3.d左右,可以获得较好的可溶化效;果微氧膜法可溶 化工艺不会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3)进水氨氮浓度、氨氮负荷以及溶解氧是影 响光合细菌段脱氮效果的关键因素,当氨氮浓度降至220.3mg/L,氨氮负荷降至 O.18kg/m3.d,PSB1反应器中DO升为1.O~2.Om/L,PSB2反应器中D0升为5.0~ 6.Omg/L,光合细菌段取得了67.5%的较高脱氮率。TN去除主要发生在PSB2反应 器中。光合细菌段由于溶解氧较高,使得可溶化出水中的硫和硫化物被氧化而重 新转变为硫酸盐。(4)可溶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硫酸盐还原现象,硫酸盐还原不 利于整个光合细菌工艺,选择在启动期就可抑制硫酸盐还原发生的高浓度进水启 动方式,并采用高浓度废水不稀释直接可溶化的工艺,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控制 硫酸盐还原的发生。对于CODB在44251mg/L以上的废水,直接可溶化时可使得 硫酸盐还原反应被完全抑制;废水CODB低于以上浓度但大于26551mg/L时,高 浓度进水同样要比低浓度进水有利于形成对硫酸盐还原的抑制;废水CODB小于 26551mg/L时,不会对硫酸盐还原菌产生抑制效应,在此情况下,采取高负荷运 行可以削弱硫酸盐还原程度;抑制硫酸盐还原的物质是高浓度的VFA,VFA的 抑制作用是从高于18756mgCOD/L的浓度表现出来的,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绝对抑 制浓度在31112mgCOD/L左右。(5)微氧膜法可溶化反应器和PSB反应器内主要 分布有异养细菌、光合细菌、硫酸盐还原菌、无色硫细菌、氨氧化细菌、反硝化 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种群,所有这些微生物种群共同组成了污染物降解生 物链。硫酸盐还原菌和无色硫细菌形成互生关系,它们将SO2-4作为中间体,共 同完成了对有机物的有氧降解;微氧膜法可溶化反应器中检出一定量的氨氧化细 菌和反硝化细菌,可用以解释可溶化过程的TN去除机制;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 细菌在脱氮活性强的PSB反应器中大量存在,它们构成了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生 物学基础;光合细菌反应器中无色硫细菌大量繁殖,将硫化物重新氧化为硫酸盐。 (6)一种新的氧利用率测定方法一气相色谱法被建立并用于光合细菌工艺的氧利 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光合细菌法采用了微氧操作的工艺条件,可以提 高氧利用率,减少曝气量,从而节约能耗。 关键词: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光合细菌法,微氧膜法工艺,酸化度,可酸 化性,硫酸盐还原抑制,微生物生态分布,氧利用率测定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活性污泥法以其处理成本低廉、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而被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所采用,成为了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
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技术由于其经济高效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其微生物学机制和过程优化的研究可进一步提高污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与水组成的多元体系,具有含水量高、溶胀快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新型医疗器件、超吸水材料、个人护理品等领域。智能水凝胶也称环境响应性水凝胶,是一类能感知并响应外界刺激的水凝胶,而具有温度响应性、pH响应性和pH/温度双重响应的水凝胶是应用最为广泛、研究者最感兴趣的智能水凝胶,它们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物质分离、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聚N
该研究针对铁炭微电池电解填充床反应器在运行中出现的补铁困难、铁屑易板结堵塞、长期运行后铁表面钝化等问题,将流态化技术引入反应器设计中.提出并设计了填充流化床小试反
该文以普通中碳硼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碳膜萃取复型、热力学分析和计算等手段,研究了钛含量和预先热处理工艺对实验用中碳硼钢(相当于50B)的奥氏体晶粒
该论文对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染料化合物的共代谢脱色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处理生物氧化与其它物化技术的组合工艺进行实际印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及工艺路线.该文主要研究内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积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特点,并易被生物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传递,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
该篇论文借助深圳市作为研究的载体对城市景观生态的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在不同的景观斑块下所产生的热效应,并通过建立一个三维动态的热效应数值模型来对不同斑块下的温度场
该设计针对三峡库区万州城市垃圾处理问题,采用以垃圾高温堆肥为主,焚烧、填埋为辅的工艺路线.垃圾堆肥及分选回收作为垃圾资源化的主要处理手段,焚烧作为处理部分不可腐化及
该文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传统优点,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生物膜反应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该反应器采用陶粒作为载体,工艺运行方式采用进出水同时进行.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