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对电镀厂铬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电镀厂场址及周边土壤的铬(Cr)污染较严重,土壤中六价铬(Cr(Ⅵ))含量高,而且土壤呈酸性,土壤污染危害风险大,修复需求迫切。稳定化是用于处理土壤中Cr的主要技术,该技术可改变土壤中Cr的存在形态但不能降低其总量,因而处理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成为该技术关注的焦点,也是该技术在管理和应用层面难以获得普遍认可的核心问题。硫化物作为一类还原性的稳定剂常用于土壤中Cr的稳定化处理,但用于电镀厂酸性Cr污染土壤的处理鲜有报道。本论文以电镀厂Cr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2S)和焦亚硫酸钠(Na2S2O5)对土壤中Cr的稳定化处理效果,初步分析了三种硫化物材料对土壤中Cr的稳定化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拟酸雨淋溶、干湿交替和冻融循环对土壤中Cr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浸出毒性和赋存形态的变化,为利用硫化物类稳定剂处理电镀厂Cr污染土壤及其长期稳定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硫化物对电镀厂酸性土壤中Cr的价态、浸出毒性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硫化物对Cr(Ⅵ)还原效果为:CPS>Na2S2O5>Na2S;当CPS、Na2S2O5和Na2S用量与土壤Cr(Ⅵ)含量的摩尔比为3时,土壤中Cr(Ⅵ)含量分别降低了 99.2%、74.5%和55.6%。CPS对土壤总铬(TCr)和Cr(Ⅵ)稳定效果最佳,当投加摩尔比为3时,浸出TCr和Cr(Ⅵ)浓度分别降低99.1%和99.8%;CPS和Na2S投加摩尔比增加,土壤中TCr和Cr(Ⅵ)浸出浓度均显著降低,而Na2S2O5随投加量增加,Cr(Ⅵ)浸出浓度降低但TCr浓度却升高。土壤中铬(Cr)可交换态含量随CPS和Na2S用量增加而降低,但随Na2S2O5用量增加而升高;碳酸盐结合态含量随CPS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随Na2S2O5和Na2S用量增加而降低;其它形态随硫化物种类和用量变化不显著。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土壤Cr可交换态含量变化是硫化物稳定化土壤浸出TCr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2)研究了 pH值和模拟酸雨淋溶对土壤Cr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经CPS稳定化处理后,对酸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而且随土壤pH值升高,Cr(Ⅵ)浸出浓度增加,三价铬(Cr(Ⅲ))浸出浓度降低。在酸雨模拟液(pH=4,SAR)淋溶下,CPS稳定化处理土壤中TCr和Cr(Ⅵ)释放先后经历"快速释放期"和"稳定释放期";CPS投加量越多,达到稳定释放期时间越短;在"快速释放期"和"稳定释放期",土壤Cr累积释放规律分别符合修正Elovich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酸雨淋溶70 d,Cr可交换态显著减少,部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3)研究了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对CPS稳定化土壤的理化性质、浸出毒性和形态分布的影响。冻融试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土壤pH值升高,Eh值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土壤Cr浸出毒性增加,但低于未冻融土壤的浸出毒性;Cr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向更稳定的铁锰氧化物和有机物结合态转变,残渣态变化不显著。干湿交替试验表明:干湿交替使土壤Eh值升高但对pH值影响不显著;Cr浸出毒性低于未干湿循环的土壤;对土壤中铬形态分布的影响与冻融作用一致。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OMRON CQM1系列PLC、OMRON线性传感控制模块及NT31系列人机界面在纯净水再生装置中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
本文综述了高压变频器在水泥厂高温风机上的应用情况,对改造过程、改造前后的耗电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交流变频调速器,以适用性强、可靠必体育馆、操作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
(接上期)五.离心式压缩机并列运行节能分析5.1相同参数离心式压缩机并列运行节能分析图3-6所示为两台压缩机机并联运行且其中一台转速降低时并联运行工况点的变化情况。
文章就当前如何深入落实和有效实施流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在流域执行层面怎样做好谋划整体、做实载体和求真具体3个重要环节的细部工作,进行了深度分析思考,切合实际地提
本文介绍了对引大输水隧洞工程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比较和调整,有效控制了隧洞掘进过程中的超欠挖现象。切实减少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文章分析了所设计的植生挡土墙的受力特点和结构优越性,并结合柴河水库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填土植生挡土墙的设计和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