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住宅作为低碳、健康、舒适的新型住宅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住宅建造业中的重要实践,对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起着关键而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绿色住宅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与经济正外部性特征,导致绿色住宅市场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干预虽然弥补了绿色住宅供给量的失灵现象,但对绿色住宅消费与品质提升的激励效果并不乐观。据此运用扎根理论、离散选择模型、动态博弈论等工具对绿色住宅的购买意愿与政府激励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影响绿色住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及提升绿色住宅有效供给与需求的最优模式,为政府激励政策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影响消费者绿色住宅购买意愿的多方因素,提出住宅产品特征与消费者个体偏好特征双维度因素,构建绿色住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应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绿色住宅购买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探讨15个显著因素与绿色住宅消费概率的数理关系。研究表明:产品特征变量组中价格浮动、政策优惠、销售状况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化量时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的发生比将提升10.657、5.961、4.710倍;消费者个体偏好变量组中未来收入预期、社会责任、参照群体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化量时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的发生比将提升4.359、3.368、3.119倍;不同职业类型的消费群体对绿色住宅购买意愿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绿色住宅消费概率指标,运用动态博弈论构建政府不介入情形、补贴型激励模式及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下绿色住宅开发销售决策模型,并对三种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下高质量绿色住宅的消费概率最高,且消费概率随着奖惩力度的增大而提高;补贴型激励模式下绿色住宅销售价格最低;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下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利润最高。通过分析,发现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比补贴型激励模式和政府不介入情形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