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加剧、能源消耗、气候变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代表的热环境变化,作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日益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热环境的时空分异研究是热环境研究的基础,对热环境时空分异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六环以内区域为例,利用MODIS数据和Landsat数据从区域、景观、斑块三个尺度研究北京市热环境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时空分异规律。运用热岛强度指数研究区域尺度热环境的季节变化规律;采用温度归一化法和景观空间质心分析探讨景观尺度2000—2014年冬、夏季热环境时空分异规律;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斑块尺度热环境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基于数学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从形态特征角度提取夏季高温斑块和低温斑块,分析长期高温斑块和低温斑块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土地利用状况,从景观异质性角度探究长期高温斑块和低温斑块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北京六环以内区域夏季呈现热岛效应,冬季呈现冷岛效应。研究区温度升高,夏季热岛效应增强,冬季冷岛效应减弱。(2)夏季,北京市四环以内区域的温度比四环以外区域的温度高;中温区的面积不断扩大,高温区、次高温区和低温区的面积不断缩小;热岛斑块的聚集度下降,斑块分布较零散,特别是极强热岛斑块。冬季,北京市三环以内区域的温度比三环以外区域的温度低;次中温区和中温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低温区的面积也缓慢增加;高温斑块分布逐渐集中,低温区分布逐渐零散。(3)夏季长期高温斑块主要分布在大兴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朝阳区、昌平区和顺义区的西南部;夏季长期低温斑块主要分布在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海淀区的交界处、昌平区的东南部。影响高温斑块时空分布的因素是:地表覆被状况、人口密度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低温斑块时空分布的因素是:水体、植被和景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