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好形势,但是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变得日益突出。实践证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迫在眉睫之势。2006年人大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把这作为“十一五”期间须要切实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十一五”期间牵动经济全局的问题。因此,本文力图以经济增长及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约束现状,探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与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加快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和对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的背景、目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及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经济增长及相关理论综述。介绍了资源约束的含义,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类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意义,并回顾了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历程。第三部分: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部分首先在对我国资源现状、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数量约束;其次分析了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以及该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资源效率损失,阐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质量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资源约束既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成为撬动增长方式转变的杠杆。第四部分:人力资源状况与增长方式转换的现实障碍。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前者对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后者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五部分:循环经济: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选择。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约束与劳动力资源的过剩成为两股相反的力量,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无论如何,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所在。因此,在尽可能不减少就业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成为我国当前增长方式转变必须考虑的问题所在。以此为思路,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约束下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