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得以生存离不开食品,这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安全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自身利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步,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教训,也向众多国家政府敲响警钟。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了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很多国家将食品安全列入国家公共安全的范围,不仅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还相应地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进一步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风险分析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之一,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力量,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整体框架尚未完善,相关基础不完备,人力资源匮乏,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本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以期为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因为食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系统内部必然会存在白化程度不完全的情况,而灰色系统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情况上进行研究的,所以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多维灰聚类方法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到实际情况中,事实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次,对模型中白化权函数的程序设计:建立模型的具体步骤为,构造样本矩阵→确定各指标极性→计算各指标类别界限→建立各类别白化权函数→计算各指标权系数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综合权系数矩阵→绘制三角坐标图。其中,建立各类别白化权函数到计算综合权系数矩阵这个过程,在样本多、数据繁琐、数量级很大或很小时,会存在计算量大、计算过程繁琐复杂、花费时间长、准确率低、效率低等缺点,所以本文针对这一过程,使用java语言进行了程序设计,以克服上述缺点,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应用:(1)应用到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中:本次检测随机抽取样本的一半以上不合格,经过分析发现造成此种结果的主要指标是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将模型应用到不合格率最高的监测点中,对其不合格样本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79%的样是低风险,整体上处于可以控制的程度。(2)应用到饮用水毒理学指标的检测分析中:毒理学指标容易引起较为严重的急慢性疾病,如氟骨病、牙斑釉、砷中毒等,因此对生活饮用水中毒理学指标含量进行风险评估很有意义。经过筛查发现,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中氟化物、铬、硝酸盐氮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安全因子,不合格率将近30%。将模型应用到毒理指标不合格样本的风险评估中,三角坐标图显示,只有一个样本属于高风险类型,其余均为低风险类型,结果与实际相符,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本文基于多维灰聚类方法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较传统划区分类的单一定量方法,不仅具有信息量大、使用面广、综合性强等优点,而且得到的结果更加切合实际,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