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化石能源短缺现象也凸显出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必须改变过去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由高碳转为低碳,塑造绿色经济模式以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低碳文化的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会影响文化意识,意识形态上的变化也会反映到经济层面上。低碳经济与低碳文化二者是利益共同体,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设低碳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汽车产业属于高碳产业,在吉林省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吉林省汽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相比,存在着产能过剩、结构性失调、自主研发能力缺失、能源危机、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等问题。吉林省汽车产业在低碳经济形势下应该寻求经济转型,向低碳经济转变。为了适应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环境,吉林省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汽车产业,应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建设汽车产业低碳文化。通过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相比,我国乃至吉林省汽车产业在低碳文化建设上都还存在巨大差距。本文以吉林省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14个指标对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进行评价,并分析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在全国30个省份中的水平。各章内容如下:第1章,本文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等内容。第2章,从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和低碳文化建设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低碳经济和低碳文化的关系。第3章,选取美国、欧盟和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整理国外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的经验。从吉林省汽车产业的现状、面临的考验出发,研究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第4章,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节能环保、低碳技术以及低碳理念三个方面建立了低碳经济下汽车产业低碳文化评价模型,模型通过14个指标对30个省份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水平。第5章,从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核心层对吉林省汽车产业低碳文化建设提出建议。政府做好引导示范作用,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企业运用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