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两大经济现象:一是高储蓄,二是巨大贸易顺差。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储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20%以上,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进出口贸易总额、贸易顺差额靠前,2009年贸易总量世界排名第一、贸易顺差排名第二的国家。自1994年我国持续贸易顺差以来,我国的高储蓄和贸易顺差便被理论界联系起来,共同成为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高储蓄、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不仅导致了我国内外经济的不平衡,而且也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失衡,在讨论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同时,中国受到的批评主要是两个方面:中国通过操纵汇率发放补贴,使自己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了一种额外的优势;中国的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储蓄率过高。笔者正是在此启发下,将我国的储蓄和对外贸易联系起来,并且将储蓄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从部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关系。本文在对储蓄和对外贸易进行理论分析和历史回顾后,对储蓄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高储蓄确实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的储蓄率过高实际是企业储蓄率过高,增长过快,企业储蓄是导致贸易顺差的主要储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