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蒙富有理性和洞察力的关于小说的理论文字,既是王蒙小说创作实践的总结,也是王蒙对小说文体的独到领悟。从经典意识形态主导的文学话语,到西方现代思潮的潮汛般涌入,从心照不宣地制造神话和崇高到后现代语境中的解构思潮,王蒙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倾听时代和社会变化的潮声。王蒙的小说理论细致地探讨了关于小说的林林总总。“小说是对生活的发现、发展、表现和补充。”如此这般的言说贯穿于王蒙的小说理论中,这既是王蒙小说创作的出发点,也是王蒙小说理论的逻辑支撑点。它从鲜活的生活中,从创作实践中颖悟而来。但这只是王蒙小说理论的冰山一角,仔细考察起来,他的小说理论涉及到了几乎小说的所有外部因素和内部要素,既有对生活、作家、文本、读者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关系进行了论述,又有对于作家感受力和作家责任感的论述,既有对于文本中故事、情节、人物、风格、节奏、色调等的论述,又有对于读者领悟力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王蒙关于小说特性,小说的真实性、可能性、模糊性,小说的本体性等基本文学理论命题的阐述,是王蒙小说理论的精要,成为了中西文论中富有见地、独具一格的文字。在文本接受上,王蒙主张对作家和文本进行感受和对话,彰显了作为作家型批评家的特有视角。其对于《红楼梦》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批评,其切中肯綮的文字和开阔的批评思路意味着作家得天独厚的创作体验是进入批评界的通途,这同时显示了王蒙以作家的丰厚经验担纲批评界主角的高度智慧。王蒙是博大精深的,王蒙的小说理论是一种复杂性的言说。王蒙早已超越个体存在,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从研究王蒙的小说理论在两种体制下实现转变为出发点,分析了王蒙对小说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而本文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不仅仅将王蒙作为一个作家兼理论家的艺术成就的优劣、高低的评价问题,而是更为关注隐遁在王蒙艺术审美观背后的心灵冲撞与精神走向与侧面。这对于王蒙研究,对于推动小说理论乃至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定位与重构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参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