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视频日志):日常生活的表演与想象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新一代年轻网民个性化表达的需求也更为旺盛,随着近几年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普及,影像逐渐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表现载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越来越青睐于拿起手里的拍摄工具去记录生活的点滴,用影像去表达对于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感受,于是Vlog(Video Blog)这种以创作者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个人日常生活的视频形式开始悄然流行起来。Vlog因为较强的纪实性、人格化、审美性和故事性特性,成功地与同质化和逐渐低俗化的短视频内容区别开来,成为短视频发展的新风向。此时对Vlog文化的症候性进行深入探析的意义也凸显了出来。本文立足于对Vlog文化的全面探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和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Vlog文化的发展、特征以及内容生产的内在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分析展开之前,将Vlog的基本概况以及论文将会涉及到的理论框架进行介绍;接着在文章的第三章,将Vlog的发展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并把不同阶段的Vlog用户的角色变迁进行了阐释,以理清Vlog发展的脉络以及用户的接受过程;其次,文章的第四章立足于Vlog的文本分析,归纳了Vlog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观视角的日常生活讲述、纪实性的生活影像呈现、类型化的生活展演,也简述了Vlogger和用户以及广告商的互动共生,从而得到Vlog文化的全面认识;最后,文章基于阿伯克龙比与朗斯特的观展与表演理论,阐述了Vlog内容生产中的观展与表演的循环动力以及Vlog消费中的认同构建与想象满足的达成,挖掘出Vlog文化生产的深层次动因以及内容生产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三乙胺(80:20:0.15,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流速为0.95ml·min-1,检测波长为
针对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全数字接收机的采样时钟同步问题,在利用频域信息估计采样时钟误差的平方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前馈结构的分段时钟同步。通过分段计算数字基带采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US-FNA)、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二者联合对TI-RADS4a类甲状腺结节的鉴别
卫星导航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和空间数据测量能力,实现高精度定位、授时及校频等应用。在无源定位模式下,信号传播路径和接收机特征漂移率低,伪距观测量具有一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