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至今,行政问责制实施的效果可以说卓有成效,行政问责正在走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然而,问责官员复出是行政问责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过程仍然缺乏规范和完善,许多不足和缺陷已经暴露出来,很多领导干部在受到行政问责后,并未经过明确的法定程序,并且在社会公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频繁复出,闪电复出和无痛复出等,这些复出失范现象并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屡屡出现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上,受到了专家学者、舆论媒体、社会公众的激烈的讨论和深深的猜疑。这不仅违背了民主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的目标,还极大地破坏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因此,这就要求制定出能矫正问责官员复出中失范的措施,为构建科学、详细、规范的问责官员复出制度做出探索,保障问责官员复出的公平和公正。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以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人民主权等为理论基础来研究矫正问责官员复出中失范的问题。首先,本文对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总体情况做出了说明。其次,通过查阅相关的媒体报道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了问责官员在复出中会出现的失范现象:频繁复出、闪电复出、无痛复出,这三种现象都有其自身的失范特点。通过表面的失范现象,又深入地分析了产生失范现象的基本原因,这些基本原因主要从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进行阐述的。这些失范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在分析完问责官员复出中的失范现象后,本文就进入了研究怎样矫正复出中失范的阶段。本文将问责官员复出失范当作风险,引入了风险识别的理论。本文认为在矫正复出失范之前,应该首先要识别出复出失范,不然连失范都无法识别,那讨论如何矫正复出失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鉴于此,以风险识别方法为基础提出了识别问责官员复出失范的方法,以期望能有效地识别出问责官员复出中存在的失范现象。接下来,本文就步入了讨论矫正复出失范的问题。这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平行的内容,这三个平行的内容分别就前文所提出的三个失范现象展开探索。这三个结构相当,都是由失范现象的原因、失范现象的矫正设计和失范现象矫正设计的论证组成。以频繁复出为例,首先分析了频繁复出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了矫正频繁复出的矫正主体,接着提出了矫正频繁复出的具体措施,最后从合理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对提出的措施进行了论证。文章最后做了总结,得出了结论,并且也说明了文章存在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