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是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本研究以辽宁省A市某初级中学的“阳光教育”改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学校教学改革的案例研究。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校教育改革的研究,呈现该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将教育改革理论具体应用到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最终以通过这个典型的案例,综合分析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具体的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参照。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并用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作为分析案例的工具,最后辅助运用访谈法作为案例启示的结论总结。在观察法的运用中,笔者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该校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三个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并对该校七年级的数学、语文、英语课,八年级的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课,九年级的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课分别以听课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观察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来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改革。并通过对学校建筑、教室布置、座位编排等的观察来分析教学环境的改革。在内容分析法的运用中,笔者试图通过对该初级中学初一·三班好、中、差三类学生的错误处所做的内容分析,检测在教学改革中,这三类学生易出现的错误类型,便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语文试卷中的题目类型来进行划分,并从学生的常识类问题、理解类问题等角度为编码单元进行分析,以统计学生的错误。最后,在访谈法的运用中,笔者随机选取若干名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此次改革的认识情况、适应情况及接受情况,了解他们认为的此次改革的积极方面和不足之处,以及他们心目中的需要改变的状况等。结合研究方法的使用,本研究详细呈现了该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模式、环境以及评价。该校在市教育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采用“阳光教育”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改革措施,并与新校舍的教学环境相结合,发展“阳光教育”。“阳光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了首位,充分体现了“阳光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特征。这次改革还要求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的多重矛盾中,寻求实施素质教育与满足社会公众升学需求的有效结合点,最终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