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是超声技术的又一成功突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关键是将超矩阵探头、三维空间系统定位还有高通量的信息处理系统等新技术合为一体,为超声医生提供一个深入尖端科研的平台。其采集图像是经胸超声扫查后,再三维重建,不需脱机处理图像信息,操作简便有效,为影像医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搜集有效的三维数据信息后利用软件分析数据,医生可以有效地了解被检查者左心室的容积大小以及舒张收缩功能参数的变化,同时也能判断心肌各节段的同步性运动,进而可以定量评价左室的整体容积曲线图和16/17节段容积曲线图。三维超声评价局部容积-时间的曲线图可通过真实测量心室局部容积基础上生成时间-容积曲线图的方式,表示左室的容积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的实时的变化情况,较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两时间点的容积能更多的提供信息。本文检测急性前壁心梗经PCI术术前静脉输入α肾上腺素阻断剂乌拉地尔,和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颉沙坦50例,对照组急性前壁心梗经PCI术前常规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50例,进而又将两组分为未发生和已发生无复流者两组(A1、B1、A2、B2组)。分别搜集四组患者近中期三维超声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左室容积、收缩末期左室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及时间-容积曲线的参数变化,(峰值充盈率和峰值射血率分别反映了左心室舒张充盈及收缩射血的容积随时间的变化)。同时抽取所有患者外周静脉血和冠状静脉窦内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活性。结果A1组、B1组术后EDV、ESV均显著大于A2组、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整体EF及rEF、rgEF均显著小于A2组、B2组,PER/EDV及PFR/EDV亦显著小于A2组、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EDV及PFR/EDV与EF有较好的正相关,同时PER/EDV与PFR/EDV亦呈良好正相关。A1组、B1组术后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走行平缓,各节段波动幅度较小,无复流区节段曲线可出现反向波形,杂乱相交,各节段到达波谷的时相不一,无复流区邻近节段曲线波谷较浅,远节段波谷较无复流节段深。A2组、B2组术后容积-时间曲线显示梗死节段及其邻近节段的运动得到很大改善。A2、B2组术后EDV、ESV显著缩小,EF值显著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活性与EDV、ESV呈正相关,与EF、REF呈负相关。通过实验本文得出结论1.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病人的心肌损害严重、梗死或濒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广泛,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增加、左室扩张和重构、收缩功能降低。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活性的增加,可导致大血管和微小血管收缩,引发无复流。3.α肾上腺素阻断剂乌拉地尔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颉沙坦能有效降低无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