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白菌素B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尼芬净(Anidulafungin)属于第三代棘白菌素类半合成抗真菌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低,耐药性好等优良特性,被誉为抗真菌类药物中的“王牌药物”。棘白菌素B(Echinocandin B,ECB)是合成阿尼芬净的前体化合物,由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菌株发酵获得。本论文主要针对原始菌株发酵产量低,稳定性不高等问题,以实验室保藏的构巢曲霉ZJB0817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复合诱变选育技术,获得高产突变菌株,并对高产菌株进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以构巢曲霉ZJB081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氯化锂和亚硝酸钠诱变技术选育ECB高产菌株。结果表明,在摇瓶培养实验中,突变菌株ULN-59的最高产量可达到1583.1 mg/1,是原始菌株(750.8 mg/1)的2.1倍。经5次传代实验表明,ULN-59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能。对突变菌株ULN-59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最适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ULN-59斜面最适培养时间是13-15 d(24℃,PDA培养基);液体种子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4°C,种子最适培养时间是48 h。菌株ULN-59最适的复合碳源是甘露醇和甘油;最适的复合氮源是黄豆饼粉和蛋白胨。初步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甘露醇90 g/1,甘油10g/l,黄豆饼粉64.2 g/l,蛋白胨25.8 g/l,氯化钙添0.5 g/l,硫酸锰0.2 g/l,番茄粉1.5 g/l,L-鸟氨酸4g/l,磷酸氢二钾,20g/l,在培养基条件下ECB产量达到1952.6 mg/1,是优化前的1.2倍。采用部分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上述培养基主要组分对ECB产量的影响显著性。结果发现,蛋白胨、氯化钙、L-鸟氨酸和甘露醇对ECB产量影响是显著的(p<0.01);进一步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其配比进行优化,并进行响应面回归。结果表明,蛋白胨与磷酸氢二钾,蛋白胨与甘露醇,蛋白胨与L-鸟氨酸之间对ECB产量的交互影响是显著的(p<0.01);蛋白胨、甘露醇、磷酸氢二钾和L-鸟氨酸的优化浓度分别为8.6 g/l、97.3 g/l、8.4 g/l和5.3 g/l,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ECB产量达到2277.2 mg/l。
其他文献
探讨了Cr2O3掺杂对锑锰锆钛酸铅Pb(Mn1/3Sb2/3)0.05Zr0.47Ti0.48O3(简称PMSZT)压电陶瓷性能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PMSZT+z Cr2O3(z=0.2%~0.8%,质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制约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发掘水稻抗旱基因、解析水稻的抗旱机理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构建了Osb HLHL120的过表达转基因水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uO和V2O5掺杂的ZnNb2O6介质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感-电容-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对其烧结特性,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进行研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如何提高作物产量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主要为两方面,一个是时间——主要是种植多季作物;另一个是空间——主要是从单位面积的利用率来考量。在单位面积的利用率上,主要分为两种,单作和间作。在本文中,将单作和间作的种植方式统称为种植模式,通过对种植模式进行优化来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但是,在农业生产生活中,若是要对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探索来获
研究了温度梯度法生长的γ-LiAlO2晶体在1 100℃不同气氛处理的热稳定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1100℃/10 h真空和空气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分别形成了均匀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