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捕食者-猎物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间不随时间与环境而改变的行为差异称之为个性或行为类型,它在捕食者与猎物的互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个性或者行为征候群(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个性)在社会型的蜘蛛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跳蛛的个性研究的很少。本论文以专性捕食蜘蛛的一种跳蛛—孔蛛(蜘蛛目:跳蛛科)作为捕食者,以温室希蛛(蜘蛛目:球蛛科)作为猎物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捕食者和猎物两者的个性对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以及猎物的反捕食行为的影响。为此,首先在第二章,对孔蛛的四个个性,包括胆大性、攻击性、从巢穴到新环境中所需的时间(巢穴-新环境)及在新环境中到达的最远距离(距离)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雌雄孔蛛以及单独考虑雌孔蛛时,它们均存在胆大性、巢穴-新环境及距离三个个性,但雄孔蛛只表现出胆大性与巢穴-新环境两个个性。并且同时考虑雌雄孔蛛时,体重只与胆大性之间具有相关性,而在雌性或者雄性个体中,体重只与巢穴-新环境之间具有相关性。然而无论是同时考虑或单独考虑雌雄孔蛛,所有的个性之间均不具有相关性,即行为征候群。然后在第三章中,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了温室希蛛胆大性这一个性。结果表明,温室希蛛具有胆大性,且胆大性与体重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最后,在第四章中,应用捕食实验来探究了捕食者和猎物两者的胆大性是否对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七个行为指标)及猎物的反捕食(一个表现指标)有影响。结果表明,捕食者及猎物的个性对捕食成功率及捕食的准确性无显著影响。捕食者或者猎物的胆大性及体重对捕食者的侵网方式和扯网潜伏期也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猎物的胆大性,而非捕食者的胆大性或者是二者,显著影响捕食者的捕食策略(是否扯网)、扯网的次数、捕食速度、猎物对扯网反应后捕食者的回应以及猎物的反捕食行为(对扯网的反应)。除个性外,猎物的体重也可以影响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例如,捕食策略(是否扯网)、成功捕食所需的时间、扯网次数以及猎物对扯网反应后捕食者的回应。而捕食者的体重可以影响其扯网的次数。此外,猎物对扯网的反应也会影响捕食者对此的回应,而捕食者的捕食策略(侵网方式以及是否扯网)也可影响成功捕食速度。捕食者与猎物体重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影响捕食者的捕食策略(是否扯网)。因此,这项研究说明猎物而非捕食者的个性可对捕食者-猎物的关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