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临床工作中,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死率非常高,其治疗办法很少治疗方向也不明确。本文从实验动物角度去探讨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经过乌司他丁(UTI)和Sal治疗后,肺细胞中自噬和凋亡的变化。方法选用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Wistar大鼠350只,体重(250±10)g,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Con)按雌雄各半原则随机选取。一次性给予1ml生理盐水灌胃,PQ染毒模型一次性给予PQ溶液40mg/kg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按雌雄各半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各50只。治疗方案:Con组每日二次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Q染毒组每日二次给予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Q染毒UTI治疗组大鼠给予UTI(12万iu/kg)日二次腹腔注射;Sal(0.5mg/kg)治疗组大鼠PQ染毒后1、3、5天,每日一次给予Sa(l0.5mg/kg)1ml腹腔注射;PQ染毒Sa(l1.0mg/kg)治疗组大鼠PQ染毒后1、3、5天,每日一次给予Sal(1.0mg/kg)腹腔注射;PQ染毒UTI+Sal(0.5mg/kg)治疗组,给予UTI(12万iu/kg),每日二次腹腔注射,在1、3、5天给予一次Sal(0.5mg/kg)腹腔注射;PQ染毒UTI+Sal(1.0mg/kg)治疗组,给予UTI(12万iu/kg),每日二次腹腔注射, PQ中毒后1、3、5天,每日一次给予Sal(1.0mg/kg)腹腔注射。染毒后第7天留取肺脏组织,行肺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LC-3和Bcl-2的表达, 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LC-3、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Con组大鼠肺组织形态正常;PQ染毒组肺组织结构部分破坏,部分肺泡壁塌陷,部分肺泡腔扩大,局部炎细胞浸润。可见肺泡隔显著增厚,明显的局部出血;UTI治疗组肺组织结构破坏较轻;其他组别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与PQ组相比,PU组中LC3A/B蛋白含量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S5组和PS10组中LC3A/B蛋白含量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US5组和PUS10组中LC3A/B蛋白含量表达无明显变化;PU组、PS5组、 PS10组、PUS5组和PUS10组中Bcl-2/Bax蛋白含量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U组相比,PUS5组和PUS10组中LC3A/B和Bcl-2/Bax蛋白含量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5相比,PUS5组LC3A/B和Bcl-2/Bax蛋白含量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10相比,PUS10组LC3A/B和Bcl-2/Bax蛋白含量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Con组相比,PQ组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相比,PU组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表达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 PS5组、PS10组、PUS5组和PUS10组中Cleaved-Caspase3蛋白含量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相比Con组相比, PQ组LC3和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相比, PU组、PS5组、 PS10组、PUS5组和PUS10组LC3和Bcl-2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急性PQ中毒大鼠肺组织发生内质网应激-自噬。UTI治疗急性PQ中毒时是通过增加肺组织自噬的发生,增加Bcl-2的表达和减少Caspase3依赖途径的凋亡来保护肺组织。而Sal降低了急性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发生,增高了Bcl-2的表达,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