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其消费量的逐年增长,寻求新型代替性能源非常重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页岩中的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且储量丰富,应用前景巨大。在油气田的各种增产措施中,水力压裂是一种比较有效和常用的方法,压裂的目的就是要在井筒的附近地层中形成高导流能力的渗流通道供油气渗流。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人们也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参数:裂缝导流能力,能否形成较高的裂缝导流能力是压裂作业的关键。本文通过实验室的裂缝导流能力测试试验,证明了实验室中长期导流能力和短期导流能力有很大区别,导流能力值相对稳定时的长期导流能力,相对于短期导流能力下降多达50%左右。实验同时显示了气测与液测导流能力的巨大差异,这就直接改变了气井压前的潜力评估、优化设计、压后效果预测及支撑剂的评价优选观念,使气井的压裂作业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实验也说明蒸馏水和压裂液破胶液对裂缝的导流能力都有伤害。然而实验室测试的导流能力与井下实际导流能力在加砂方式、支撑剂铺置、裂缝闭合等均不相同,本文对可能引起井下实际导流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由于影响井下实际裂缝导流能力的因素较多,本文采用了两种方法探讨获得井下实际裂缝导流能力值:(1)通过生产历史数据反演的数值模拟计算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2)建立新型模型,计算得到PwD(tD)~tD的图板,通过与图板的数据匹配估算出裂缝导流能力。通过对裂缝导流能力的评价研究,可以进一步的指导现场压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