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比例逐年攀升,财务重述现象呈现出蔓延的趋势。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在已经公布了年报后,又发布更正或补充公告对之前的报表进行修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重述表明先前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形象,给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了巨额的损失。一方面,财务重述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引起股价的下跌,降低公司的市场价值,损害股东权益。另一方面,财务重述会引起公司资本成本的上升,损害公司价值。再者,同行业的公司也会受到重述公司的牵连,发生经济损失。财务重述的发生率在越来越高的同时,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财务重述的严重性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监管机构开始引起重视,并积极地采取措施,以期能找到合理的办法防范和减少财务重述带来的负面影响。财务重述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说,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理者和所有者通常有着不一致的目标。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和公司一致,而管理者通常追求的是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闲暇时间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主不能掌握管理层的每一项行为,这时,管理层就有了机会谋取个人利益,并很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公司及所有者利益的事情。因此,需要一个独立公正的监督机构,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防止其做出违背公司目标的事情。这时便出现了外部审计,而外部审计作为提供有偿服务的中介机构,难免会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背职业道德、失去客观公正。因此,审计委员会制度应运而生,在对公司财务报告过程、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以及对外部审计机构的选聘与沟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效果,得到许多国家的会计界、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肯定评价。本文即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于促进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减少财务重述现象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审计委员会设立目的及有效性、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审计委员会与财务重述的关系三个方面分别来梳理。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外研究比国内研究要丰富得多,规范性研究在所有研究中的比例较大,实证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深度还未达到,并且研究结论不尽一致。其中,审计委员会与财务重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构成、审计委员会的勤勉程度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而这几个方面,目前几乎都没有定论。另外,对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挖掘还尚浅,学者们大都是仅选取审计委员会特征中的某几个进行研究,要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接着,本文从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的角度对审计委员会、财务重述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先介绍了财务重述的概念,以及财务重述的危害,指出对财务重述现象进行抑制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审计委员会的概念,审计委员会的发展史,指出审计委员会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得出审计委员会能对财务重述进行有效控制的结论。接下来,再引出相关理论,从理论的角度证明了审计委员会对财务重述的有效抑制作用,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然后,从审计委员会特征出发,分析了其与财务重述的关系,并提出了本文的四个假设:H1: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H2: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阅历越丰富,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H3: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津贴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H4:审计委员会成员居住地点与公司地址一致,则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较小。再次,本文从CSMAR数据库中获取了2008-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的数据,从WIND资讯中选取了这三年中发生了财务重述的公司信息,并构建了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大致看出各审计委员会特征与财务重述之间的简单关系。再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接下来对模型进行logistic分析,找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准确影响值。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最后还对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在替换了控制变量后,得出了与logistic回归一致的结果,说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经过实证分析,得到了本文的结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这与假设1一致;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阅历越丰富,则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与假设2一致;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津贴越高,则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与本文的假设3一致;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工作地点与居住地是否一致,与财务重述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与本文的假设4不太一致。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健全法律,强制建立审计委员会,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的情况进行披露,同时出台详细的审计委员会操作指南以及评价标准,使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从独董的数量、独董的选聘和考核机制方面不断进行完善,保障独立董事职权的行使;第三,完善审计委员会的激励机制,适当地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薪酬,使其更加努力地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更多的去关注公司利益,关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第四,建立科学的审计委员会评估和问责机制,制定合理的惩罚措施,以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履职效果。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审计委员会特征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再从实证的角度对其进行检验,这样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另外,由于被解释变量为虚拟变量,因此采用了logistic回归方法,这样回归的结果也更加科学、准确。二,在进行实证研究时,过去的研究以“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居多,对审计委员会特征的挖掘还较少,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独立性、成员阅历、成员所获津贴、成员工作地点与家庭住址的一致性这四个特征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现有的研究,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三,采用2008、2009、2010年的最新数据进行研究,相比过去的文献更有说服力。并且,本文数据所选自的这三年间,审计委员会制度相比之前处于相对完善的阶段,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