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以祁连县为中心的组织变迁展开研究。1949年以前,阿柔藏族部落组织长期是管理祁连县的主要权力组织;1949年以后,部落组织被取代,祁连县逐步建立了现代县—乡—村三级权力组织体系。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部落组织建立在传统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悠久规则与权力谱系的信仰;而现代权力组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已制定的规则之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根据这些规则发号施令者权力的信仰。由于合法性基础的根本差异,造成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权力结构、运行规则、管理成员身份等,这些差异都是这一根本差异的具体表现。阿柔部落组织结构非常简单。纵向间,部落组织存在“金字塔式”的权力配置结构,形成基本层次(千户部落)—中间层次(百户部落)—最低层次(十户部落、帐圈)三个层次;横向间,部落组织没有形成不同职能分工的权力组织主体,部落组织集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职权于一体。在部落组织的顶端,存在一个权威中心——千户,他是组织内部一切权力的来源。在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异,这种差异是源自于组织成员的世袭身份。组织权力沿着上下级之间进行传导,最终到达部落组织的每一个成员。这条权力传输链条能够顺畅运行依靠于部落组织内部严格的惩罚机制。最终,在部落组织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即权力压迫模式。祁连县现代权力组织,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组织系统。纵向间,现代权力组织形成了县—乡—村三个层次;横向间,根据权力配置和职能分工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不同的权力组织主体。在县一级,设置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司法组织、县武装部、县群团组织等不同的权力组织;在乡(镇)一级,设置了乡(镇)党委、乡(镇)人大、乡(镇)政府、乡(镇)武装部、乡(镇)群团组织;在行政村一级,设置了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除了这些正式的权力组织之外,祁连县还设置了议事协调性权力组织——“小组”。这些权力组织共同构成了祁连县域内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枢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党的权力可以纵向延伸到底,横向延伸到边,从而实现对所有层级和不同种类的权力组织的绝对领导,所有其他权力组织依赖于党的组织而存在,围绕着党的组织而运转。本研究将这种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称为权力中枢模式。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发现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社会的县—乡—村各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也是当地社会组织系统的一次断裂,但是二者之间的耦合性,使组织变迁能够顺利完成过渡。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在基层社会中,虽然部落组织解体了,但是部落组织的部分管理规范却嵌入到祁连县现代村级权力组织之中。
其他文献
李娜是一位影响卓著的歌手,其演唱的藏族风格歌曲《青藏高原》深受听众喜爱。本文从演唱技法、音乐表现、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她的演唱对藏族歌曲的发展影响。
我国人多地少,农地资源稀缺,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流转作为有效配置农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得到了我国政策的不断重视,但是,目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犯罪不仅给某一地域性,甚至给全人类都带来了沉重的灾害。而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出现就是在社会发展和国际法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这一客观现象进行
要建设一流的高校,就必须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及整体水平,就必须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本文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据,从"三百千"在道德知识脉络构建、文史哲融合及人文关怀方面,对当今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进行探讨,意在指出当今语文教材不足,引发读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体现了国家支持和加快农业机械化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了各个企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传统的产品之间的竞争、技术之间的竞
<正>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不慌不忙和持续改变,让教育在"量"的积累中产生"质"的飞跃。20世纪80年代,随着《义务教育法》颁布,实现"双基"、提高全民素质成为时代主旋律。我国在基
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领军城市,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物联网产业的顶尖水平。尽管无锡物联网企业建设成果显著,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基础核心技术不突出、研发创新风险高等
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谋取共同的经济、社会利益,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自愿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农业合作组织。通过农业合作社,各农户可以联合生产,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