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投资理财活动中,居民投资理财的热情高涨。但研究和事实也表明,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行为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居民理财方式单一、缺乏阶段性理财规划和财商指数普遍偏低等。因此,深入研究城乡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特征及差异,对指导城乡居民家庭安排合理的理财计划,防范投资风险,提高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湖北省天门市为调研区域,探究该市城乡居民投资理财的特征和差异,剖析影响城乡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关键因素,并对其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首先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分析了当前居民投资理财的现状及问题,然后,选取湖北省天门市区和农村为调研地点,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微观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投资理财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共性表现在:投资理财认知度、个人理财业务及理财收益满意度均有待提升;城乡居民的投资理财规划均受认知度、婚姻状况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理财产品的选择均受认知度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性则表现在:首先,两者在理财产品选择上有较大差异,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理财方式更加保守与单一;其次,从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来看,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理财规划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分别与家中是否有教育支出和是否有长期医疗支出相关;城市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选择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与其职业和年收入稳定性有关,农村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选择则还与家庭年均收入总量有关。本文认为,优化城乡居民投资理财的对策建议是:居民应增强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注重理财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财规划的制定;金融机构应提高服务水平,注重理财新产品的开发和宣传推广;政府应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倡导投资理财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