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致伸缩纳米多层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致伸缩效应是指铁磁材料在外磁场的作用下,铁磁材料的长度或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而超磁致伸缩效应的发现和进展更是在应用领域显示了重要价值。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非常强的磁致伸缩效应、很高的机电耦合系数、较快的响应速度以及非接触式驱动等优点而倍受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声纳、大功率超声器、精密机械以及功能/结构材料等领域。本文从制备精确组分为Tb0.27Dy0.73Fe2(Terfenol-D)薄膜和具有低场高灵敏度超磁致伸缩性能薄膜出发,制备了具有精确组分为Tb0.27Dy0.73Fe2的[Tb/Fe/Dy]n纳米多层膜和加入软磁层的[SL/Tb/Fe/Dy]n纳米多层膜。并研究了该纳米多层膜的结构、磁性能和超磁致伸缩性能以及磁化过程对超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使用单质分离Tb、Fe、Dy靶材制备具有精确组分为Tb0.27Dy0.73Fe2的[Tb/Fe/Dy]n纳米多层膜,其性能如下:(1)通过X射线能谱仪(EDX)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试表明两种不同条件下(室温条件和衬底温度300℃条件)制备的[Tb(2nm)/Fe(4nm)/Dy(3nm)]n纳米多层膜的精确组分为Tb0.27Dy0.73Fe2。(2) SEM形貌表明制备态下两种不同条件制备的[Tb/Fe/Dy]n纳米多层膜都具有垂直多层膜平面的微观柱状结构。(3)对于室温条件下制备的[Tb/Fe/Dy]n纳米多层膜有:a.[Tb/Fe/Dy]n纳米多层膜在制备态和300℃温度退火处理后,仍旧为非晶态,纳米多层膜样品在退火温度高于400℃时开始有对应于立方Laves相的R-Fe2的纳米晶出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纳米晶粒逐步变大,并且有更多的Laves相晶体析出。b.M(o|¨)ssbauer谱和磁滞回线表明纳米多层膜样品的磁矩空间分布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显著地变化。在制备态和退火温度为400℃时,纳米多层膜的磁矩空间取向为垂直面向分布,而在退火温度为300℃、500℃和600℃时,纳米多层膜磁矩的空间取向以面向分布为主。c.超磁致伸缩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即纳米多层膜样品磁矩空间取向变化而变化。制备态和400℃退火处理后样品磁矩以垂直面向分布为主,超磁致伸缩难以达到饱和,样品超磁致伸缩性能随磁场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而300℃、500℃和600℃退火处理的纳米多层膜样品磁矩以面向分布为主,超磁致伸缩容易达到饱和。样品超磁致伸缩性能随外磁场的增大首先迅速增大,在磁场为0.32T下达到饱和。且在较低的磁场驱动下,远大于磁矩空间取向为垂直面向分布时的超磁致伸缩性能。(4)对于衬底加热300℃制备的[Tb/Fe/Dy]n纳米多层膜有:a.衬底加热制备的纳米多层膜样品在制备态下就有立方Laves相的R-Fe2的纳米晶析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纳米晶粒尺寸逐步变大。b.磁滞回线表明,衬底加热制备的纳米多层膜样品在退火处理温度低于400℃时,磁矩的空间取向以垂直面向分布为主。在退火温度为500℃和600℃时,磁矩的空间取向以面向分布为主。c.衬底加热的纳米多层膜样品的超磁致伸缩性能也随着磁矩的空间取向而发生变化。(5)衬底加热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多层膜比室温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更优越的超磁致伸缩性能和低场下的超磁致伸缩灵敏度。(6)磁化过程与超磁致伸缩性能的关系也证明了超磁致伸缩性能与磁矩的空间取向密切相关。2.加入软磁层的[SL/Tb/Fe/Dy]n纳米多层膜的性能如下:(1)对于室温条件下制备的[Fe/Tb/Fe/Dy]n纳米多层膜样品,纳米多层膜样品在制备态和300℃退火处理,仍旧处于非晶态;在退火温度为400℃时,开始出现R-Fe2相和α-Fe相的纳米晶;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步升高,晶粒逐渐长大,在600℃退火处理后,纳米多层膜样品基本完全晶化。磁滞回线表明,由于软磁层的加入,使得纳米多层膜样品的磁性能有了显著提高,磁矩分布以面向分布为主,矫顽力变小而饱和磁化强度增大。软磁层Fe的加入使得超磁致伸缩性能也有大幅度的提高,饱和磁场降低为0.25T,并且比[Tb/Fe/Dy]n纳米多层膜具有更好低场灵敏度。(2)对于室温条件下制备的[FINEMET/Tb/Fe/Dy]n纳米多层膜样品,由于FINEMET合金薄膜比Fe薄膜具有更大的饱和磁化强度和更小的矫顽力,因而超磁致伸缩性能较加入Fe薄膜的纳米多层膜有显著的提高,且饱和磁化强度减小为0.19T。(3)衬底温度300℃制备的纳米多层膜样品在制备态下就有α-Fe相和R-Fe2相的纳米晶出现。300℃退火处理,并没有改变纳米多层膜样品的结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的逐步变大,并且有更多的α-Fe相和R-Fe2相的纳米晶析出。磁滞回线表明,纳米多层膜样品的矫顽力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而饱和磁化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磁致伸缩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其他文献
在超细硬质合金制备中,V8C7是最有效的晶粒长大抑制剂,以纳米V8C7粉末代替目前使用的微米V8C7粉末有利于制备晶粒细小、组织结构均匀的超细合金,从而使合金具有更高的力学性
<正>近日,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能够将antimiR靶向输送到酸性肿瘤微环境的药物输送平台,通过抑制miR-155表达,抑制淋巴癌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对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以
纳米材料的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科技被共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纳米尺度(1- 100nm)物体的性质由于受到量子效应、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其
CrO2是一种重要的半金属磁体,是目前凝聚态物理和自旋电子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CrO2在常压下处于亚稳态,这使得其合成工作异常艰难。所以CrO2的合成,尤其是CrO2纳米结
目的对共享经济模式中老龄用户遇到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和优化现有共享经济模式。方法通过探讨人口老龄化和共享经济模式发展中的问题,基于老年人的特征和需求,以共享
目前,电子和光电器件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的多个领域,由于对这些器件的广泛需求使得人们对于高效,多功能的纳米器件的兴趣倍增。而纳米器件的发展离不开低维材料的发展。低维半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交替沉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制备多层膜的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性强以及结构容易调控等诸多优点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可逆络合萃取法对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两性化合物同时
随着晶体管的进一步小型化,由于存在漏电流,传统的SiO2已经无法满足下一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栅介质要求。为了继续维持摩尔定律预测的发展速度,人们迫切需要
稀土离子及有机配合物与介孔材料MCM-41形成的组装体,在催化、光开关、微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在氨水体系室温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