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民众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也随之高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实体当中的中坚力量,需要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为改善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还尚未达到我国民众的期望,因为企业失责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我国民营企业必须不断营造和保持企业发展的和谐环境,积极承担对社会各界的社会责任,追求合作共生与共赢,才能使企业和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本研究以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共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特殊背景,运用规范研究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适用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文章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共生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容以及社会责任评价的基本理论;其次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从共生理论视角围绕建立了民营企业共生圈,指出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对各共生单元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选取了评价指标,构建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133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以评价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视履行责任对象的不同进行分项得分统计;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整体发展趋向平均,但对不同共生单元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区别较大,对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共生单元履行情况较差;最后根据得到的实证结果我们针对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欠缺之处从消费者、员工、社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共生理论基础上加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