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轨道交通区间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城市交通系统趋于地下化发展,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区间联络通道在地铁工程防灾、排水、联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人工冻结加固技术在联络通道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地铁隧道盾构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尤其在有地下暗流和粉砂地层经常会面临突泥涌沙的地质灾害。因此针对冻结法施工技术风险,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关键风险非常有必要。本文旨在建立兰州冻结法地铁联络通道施工风险评价体系,辨识出兰州特殊地层冻结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从而为施工风险控制研究提供依据。首先,本文依托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迎马区间联络通道施工,描述了该工程的工程状况,包括地面交通状况、建筑密集程度、人口密集程度和结构状况。并进行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调查,经调查分析列举出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因果分析,建立风险事件统计表,基于风险识别模型事故树法建立冻结法四个施工阶段的事故树模型。对事故树模型进行层次化,建立冻结法施工风险层次指标体系。据问卷调查确定判断矩阵,借助yaahp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相对权重计算,进而根据将权重转化成影响度分数,并对应Ⅰ级(非常低)、Ⅱ级(低)、Ⅲ级(中等)、Ⅳ级(高)、Ⅴ级(非常高)五个等级;同时将事故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利用链式法则确定中间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借助GeNie2.0软件,获取评价指标的概率等级,概率等级同样分为Ⅰ级(不可能的)、Ⅱ级(罕见的)、Ⅲ级(偶尔的)、Ⅳ级(可能的)、Ⅴ级(频繁的)五个等级;根据最后结合风险概率分数和影响度分数,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定》风险评价等级表确定最终的风险指标等级,其风险等级被分为Ⅰ级(低度)、Ⅱ级(中度)、Ⅲ级(高度)、Ⅳ级(极高)四个等级。最终确定了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迎马区间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风险,风险程度最大的因素是冻结管断裂。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故障树结合层次分析法和贝叶斯网络进行冻结法施工风险评价不仅简单易实施,而且准确度高。最后识别出的关键风险因素,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风险规避措施和风险缓解措施,希望对今后的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蹦床运动是一项集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竞争性,可分为竞技蹦床运动和大众蹦床运动。由于其动作难度大、要求高,并且需要借助一定的
脑-机接口是一种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不需要依赖外周神经通路和肌肉组织,而是通过获取和解析脑电信号直接控制外围设备。脑-机器人交互系统基于脑-机接口技术,以大脑为中心,以
高职院校单招生具有生源的多样性和自身素质的特殊性,当前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完全适应单独招生的学生.为此,在教育管理中应搞好顶层设计,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尊重学生个体,
换热设备的防垢除垢是化工生产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超声波防除垢措施是近年来推广起来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应用领域广、经济性好,因而拥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管壳式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