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的时代背景下,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公务员队伍的精神面貌和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决定了美好蓝图能否顺利实现。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处发展和改革一线,直接与人们群众面对面,因而更需要他们的拼搏和努力。然而近年来,一些负面情形的出现却反映出基层公务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一是辞职的、提前退休的基层公务员变多了;二是“懒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的多了,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态度、干事创业的劲头有比较明显的衰落,“懒政”“惰政”成为舆论热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将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甚至是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都将有负面的影响。因此,调查了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状况,研究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扬州市,以MBI职业倦怠量表为基础,通过微信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200名扬州市基层公务员进行调查,并用SPSS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扬州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部分变量如年龄、工作年限、工作地点等对基层公务员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结合得出的结论,研究分别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个人方面主要表现在四组矛盾上,即盲目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个性特点与基层工作之间的矛盾、旧能力与新常态之间的矛盾、宗旨意识淡薄与“三严三实”要求之间的矛盾;组织方面主要体现在激励机制失灵、保障机制滞后、约束机制缺失和工作环境不够和谐;社会方面主要体现在期望值高、监督压力大,而社会支持少。针对分析得出的原因和扬州实际,研究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扬州基础公务员职业的对策建议:个人层面主要包括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适时的心理调节、提高能力素质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组织层面主要包括健全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社会层面主要包括建立对基层公务员的合理期望、宣传和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众形象和搭建公务员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新平台,帮助减少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