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于1997年6月,是我国货币市场和国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市场成员进行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结合点。无论是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毕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其迅猛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深度和广度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投融资制度的变迁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所体现出的类似于国债市场的特征入手研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机制等,分析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如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制度安排欠缺;发债主体的范围过窄、数量过少;债券品种和业务品种的设计比较单调;金融创新不活跃;市场分割明显,未能形成统一的债券市场等方面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应该加强有关理论研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市场中介管理机构,提高日常业务管理和监督的效力和效率;加强市场参与主体的建设,鼓励更多资信优良的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引进做市商制度,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对交易的制约,活跃市场成员之间的联系,增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鼓励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满足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逐渐统一两个市场的债券托管制度和交易方式,逐渐实现两个市场投资者和投资工具的同一性,从而促进两个市场的融合,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