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基本法》探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ma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农业基本法》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农业政策“母法”,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该法实施的近40年间,一直是国家制定农业政策的基本方针,指引着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在其实施期间日本的农业完成了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直至1999年《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的颁布,《农业基本法》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农业基本法》的产生、实施以及废除的过程,理清《农业基本法》的历史脉络,探索其对日本农业以及农业政策史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不同时代下《农业基本法》的实施政策的要点为切入点,运用大量原始资料,尝试将其所产生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上述问题。 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回顾战后的国际农业状况、日本国内经济状况及日本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介绍《农业基本法》的出台过程,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分析《农业基本法》下的重点农业政策在20世纪60、7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第三章,以农产品贸易开始步入全面自由化的过程为线索,论述该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所遇到挑战,以及其通过子法的制定及改定对自身所实施的农业政策进行的调整。第四章,简述《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内容,同时分析《农业基本法》的历史价值。 《农业基本法》不只对日本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其在日本农业政策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其推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地区农业政策论,对日本由中央集权型行政体制向地方分权型行政体制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学者大多使用“哲学”这一概念来表述中国思想。但从中国文化的表述系统看,实际上是以心、性、道、理、命、仁为核心的话语体系。这一表述系统与注重本体论
对曾经给人类带来重大创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非曲直,世界各国普遍有了明确认识,惟有当年作为侵略战争策源地之一的日本却兴起一股极不健康的带有严重危害性的“自由主义史观
从人与自然的共生、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城市温室效应出发,探讨城市屋顶花园的作用和环境效益,分析屋顶花园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如:建筑物的荷载、防水、给排水与节水、园林造景
跨入新世纪以来,泰国经济从东南亚各国中脱颖而出,开始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崛起,且成为东南亚经济的“火车头”,泰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也因此备受周边地区和国家的重视。在新
会计是应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新的会计方法或理论及其赖以体现的会计制度可以改变产生它的环境。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经济的缓慢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以及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所带来的机器的应用等因素,使这一时期的英国出现了近代史上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英国传统的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