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闲斋笔记》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庸闲斋笔记》是晚清陈其元的一部笔记著作,其涉及面十分广博,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有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鬼神怪异、医卜星象等等。清代是笔记的集大成时代,笔记作品浩如烟海,《庸闲斋笔记》这样一部只有十几万字的作品几乎淹没其中,很少有人关注。在仅有的一些评论中,对其褒贬也存在争议。但现当代的许多学术论著中常常会引用《庸闲斋笔记》中的材料,可见,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只是过去被人忽视了而已。因目前学界尚无关于《庸闲斋笔记》的系统研究,故笔者将在前人零散的评论和研究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整理,并力求发掘更多的价值。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两部分,共有四章,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庸闲斋笔记》的价值。  绪论部分论述前人对《庸闲斋笔记》的评论及研究情况,梳理出《庸闲斋笔记》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内容以介绍《庸闲斋笔记》的作者、版本流传以及创作背景为主。创作背景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经历三个方面进行分述,力求全面系统。  第二章讨论《庸闲斋笔记》复杂的思想文化意蕴。因特殊的创作背景和丰富的个人经历,《庸闲斋笔记》体现的思想较为复杂。首先,从作品中对忠、孝、节、义的赞扬,可看出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其次,儒家要求对鬼神“敬而远之”,可是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出对鬼神既相信又“远之”的矛盾态度。最后,作者有相信鬼神的迷信思想,同时又有推崇西方科技的进步思想。  第三章讨论《庸闲斋笔记》的艺术审美价值。这一章针对的是作品的文学性。《庸闲斋笔记》中的篇章常常会用巧妙的描写技巧、叙事方法和诙谐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其艺术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笔短意长、虚实相生、语言诙谐几个方面。  第四章讨论《庸闲斋笔记》的史料价值。“笔记”过去常常被文人学者称为没有多少价值的“小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笔记”可以提供许多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庸闲斋笔记》就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人物、政治、民生和民俗等研究资料,此章从上层统治阶级和下层民众两方面总结史料价值。  结语中辩证看待《庸闲斋笔记》这部作品。该作品对后世学者研究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其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浓厚的果报迷信思想、薄弱的改革意识和对高官的谄媚等等。  
其他文献
在九十年代,有着一群以“欲望化写作”为特征的作家,被称为“晚生代”。他们的作品中表现着对于欲望的放纵和追逐,东西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小说的自然也呈现着对欲望不可抑制的放纵
既然p,就q”作为因果类复句的典型形式之一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大量语言材料为基础,从语篇和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既然”句在语表形式、逻辑意义、语义功能和语用价值
本文主要以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形的增繁、省减现象为研究对象,连用动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花东甲骨文字形的增繁、省减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全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绪
严格地讲,“现代主义”不足以概括台湾现代派小说家的发展流变,因此,本文立足于现代性的视角,提出了“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基于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