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的外资种业的大举进入,我国种业将如何克服不足,寻求我国种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种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及发达国家种子企业发展的经验,探讨了中国种子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种子企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对策。首先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历史进行了阶段性回顾,对中国种业的市场现状、研发状况、企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种业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目前与发达国家和种业市场化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种业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全适应,技术创新与竞争能力弱,种子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其次分析了世界发达国家种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世界种业发展中呈现的公司兼并与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私人公司或组织逐步成为种业主体,国际化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种子科技价值链等。同时,还对国外种子管理体制存在及运作基础、管理体制及模式、功能进行了总结,为推进中国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最后在分析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借鉴发达国家种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种业的再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我国尽快营造法制化、规范化市场加快实施企业体制创新;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物科技;建立领唱型企业家及其团队制度;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向种业上下游扩张发展。并针对当前种业决策者的一些观念思想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