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缺血性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危害。长期心肌缺血得不到改善会带来永久性心脏损伤。西医对心肌缺血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干预和外科手术的方法,而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存在较高的风险性。中药凭借其性质温和及毒副作用低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葛根素对治疗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葛根素水不溶性从而导致口服葛根素的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葛根素在治疗心肌缺血方面的应用。因此,通过对脂质体进行修饰,利用靶向递送方式直接将葛根素富集在心肌缺血的细胞中,可以较大程度的提升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利用薄膜分散法经超声水化处理制得空白脂质体(LIP)和葛根素脂质体(Pue-LIP)。通过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分别处理DSPE-PEG2000-MAL和抗cTnI抗体,经过12h的孵育得到Anti-cTnI Ab-PEG2000-DSPE连接物后和空白脂质体孵育得到抗心肌肌钙蛋白修饰的脂质体(Anti-cTnI Ab-LIP),再通过将Anti-cTnI Ab-PEG2000-DSPE与所制备的葛根素脂质体进行孵育得到抗cTnI抗体修饰的葛根素脂质体(Anti-cTnI Ab-Pue-LIP)。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所制备的脂质体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检测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并计算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释放。MTT法评价脂质体毒性。MST评价LIP和Anti-cTnI Ab-LIP与cTnI抗原的相互作用情况,以此评价抗体与抗原靶向结合能力。流式细胞仪和活细胞工作站检测心肌细胞对抗体修饰的脂质体的摄取情况。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检测脂质体在大鼠心脏部位的摄取强度。采取构建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用TTC染色大鼠心脏评判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通过大鼠心电图的分析和小动物超声成像技术对Anti-cTnI Ab-Pue-LIP的药物效果进行评价。电镜观察所制备的脂质体(Anti-cTnI Ab-Pue-LIP)为规则的圆球形。激光粒度仪检测结果表明,Anti-cTnI Ab-Pue-LIP粒径均匀分布且平均粒径均在100-120 nm之间,脂质体带负电,电荷量在-33.4±0.79 mV左右。Anti-cTnI Ab-Pue-LIP包封率为72.7±1.47%,载药量为 2.12±0.21%。在 8h 时测得的 Anti-cTnI Ab-LIP、Anti-cTnI Ab-Pue-LIP的释放度分别为47.72±2.37%和46.79±2.46%。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Anti-cTnI Ab-LIP体内荧光强度最强。MTT实验结果显示将药物用脂质体包载后能有效的降低药物对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对Anti-cTnI Ab-LIP摄取能力为普通脂质体的3.6倍。活细胞工作站结果显示Anti-cTnI Ab-LIP能成功富集在心肌细胞。MST检验结果表明Anti-cTnI Ab-LIP与心肌缺血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结合能力更强,Kd值为116.3±46.35nM。小动物超声成像显示Anti-cTnI Ab-Pue-LIP能有效缓解由心肌缺血引起的左室末期容积增大现象;大鼠心电图结果显示Anti-cTnI Ab-Pue-LIP能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波动,使其趋向于正常大鼠的心电图。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薄膜分散法并用超声处理制得脂质体体系稳定、粒径较小、分散均匀且包封率理想。经过抗cTnI抗体修饰的葛根素脂质体对药物的释放没有明显影响。Pue-LIP和Anti-cTnI Ab-Pue-LIP对细胞的毒性更小。Anti-cTnI Ab-LIP的靶向性更优良能成功富集于缺血心肌细胞中。Anti-cTnI Ab-Pue-LIP对心肌缺血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抗cTnI抗体修饰的葛根素脂质体是对心肌缺血性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的靶向给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