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钒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石煤中钒的储量占钒总储量的比重大,随着钒的消费市场日益壮大,应该加大对含钒石煤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提钒工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效率低。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绿色提钒工艺对开发利用含钒石煤资源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以重庆市巫溪的含钒石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含钒石煤夹矸矿样和含钒石煤矿样,采用钙化焙烧的方法,避免污染环境且能提高钒的浸出率。含钒石煤夹矸矿样采用钙化焙烧-酸浸工艺,用氧化钙做含钙添加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焙烧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焙烧时间、硫酸浓度,影响最小的是浸出时间;含钒石煤夹矸矿样钙化焙烧-硫酸浸出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50℃,焙烧时间4h,硫酸浓度40%,浸出时间6h。在该条件下,含钒石煤夹矸矿样钒的浸出率为85.48%。含钒石煤矿样采用钙化焙烧-氯酸钠助浸提钒工艺。含钒石煤矿样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添加剂氧化钙的量,焙烧时间影响相对较小。在氯酸钠酸浸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钒浸出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氯酸钠添加量、液固比、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实验得到含钒石煤钙化焙烧-氯酸钠助浸提钒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氧化钙添加量为45%,焙烧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4h,氯酸钠用量16%,硫酸浓度30%,液固比3.5:1,浸出时间4h。助浸剂氯酸钠的加入可以使钒的浸出率进一步提高,在较优氯酸钠-酸浸工艺条件下浸出后,含钒石煤矿样钒浸出率为98.45%。钒的分离和提纯采用萃取-反萃-酸性铵盐沉钒工艺。萃取实验中,选择有机相组成10%P204+5%TBP+85%磺化煤油作为萃取体系。经过单级萃取实验,得到该萃取体系的较优萃取条件,萃原液的初始pH值为2.3±0.05,相比O/A=1/1,振荡混合时间为10min,单级萃取率可达到79%。实验采用多级逆流萃取的方式,并用分液漏斗模拟逆流萃取过程。经过克雷姆塞方程式计算,确定逆流萃取级数为五级。反萃实验中,选择稀硫酸作为反萃剂。单级反萃较优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1.5mol/L,相比O/A=5/1,振荡时间为12min。负载有机相经过三级逆流反萃取后,钒由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中,溶液呈蓝色。沉钒制钒过程采用酸性铵盐沉钒法得到红色的多钒酸铵沉淀。沉淀经过滤,多次洗涤,干燥后,在550℃马弗炉内煅烧2h,得到V2O5产品,纯度可达到98.92%,产品质量可达到五氧化二钒国家标准(GB3283-87)冶金98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