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泡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406507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桐是我国重要的乡土速生阔叶树种,近年来,随着其用途的不断扩展,商业性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我国湖南、湖北等省出现了商业性种植大户,迫切需要建立泡桐速生丰产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加强泡桐养分综合管理研究,而探讨泡桐林土壤微生物特性、酶活性是建立泡桐养分测试技术体系的基础。本文以“湖南省泡桐大径材专用肥及施肥技术推广与示范”等项目为依托,探讨泡桐人工林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特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泡桐速生丰产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乃至泡桐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提供依据。泡桐田间肥料效应施肥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建立固定标准地12个,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土壤全N、P、K、土壤速效P、土壤速效K7个理化性质和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10个生物学特性指标。泡桐中龄林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设计2个处理:有机肥和泡桐专用复混肥。有机肥施肥量为3kg/株,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量为2kg/株。泡桐近熟林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设计2个处理:施普通复混肥,空白处理,普通复混肥施肥量为2kg/株,均施肥3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泡桐专用复混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真菌、细菌的数量,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总量为273.32×107cfu/g干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相比于对照、有机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199.17%、123.45%、96.08%.2)泡桐专用复混肥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处理相比于对照、有机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230.77%、186.67%、207.14%;土壤过氧化氢酶:有机肥相比于对照、泡桐专用复混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21.76%、4.07%、5.92%;脲酶: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处理相比于对照、有机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79.01%、46.32%、33.21%;酸性磷酸酶:有机无机肥施肥处理相比于对照、有机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72.40%、7.17%、37.97%。3)泡桐专用复混肥能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微生物量碳: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处理相比于对照、有机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321.02%、91.06%、42.87%;微生物量氮: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处理相比于对照、有机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386.87%、91.06%、203.86%;微生物量磷:有机肥施肥处理相比于对照、泡桐专用复混肥、生物复混肥分别增加了238.58%、176.60%、7.39%。4)通过对长期泡桐专用复混肥施肥处理条件下的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微生物生物碳、氮、磷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它们与土壤养分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说明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均可以考虑作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指标。
其他文献
为探明我国典型农田土壤长期不同施肥下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的组分特征,本研究选择黑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四种典型土壤,通过粒径-密度分组法得到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同
还没有从开幕式的激动中醒过来,32强已策马扬鞭,在疆场上冲杀了一个来回。本文历数七部著名大片,解读世界杯小组赛首轮比赛。    《完美风暴》  主演:德国队、捷克队、西班牙队。他们一开始就高擎攻势足球大旗,为球迷带来了最富冲击力的进球。    《不可能的任务》  主演:澳大利亚队、韩国队。两部影片均为荷兰导演,风格有些雷同,但是绝对算得上惊心动魄。     《天下无贼》  主演:亚非球队。他们满怀
期刊